隹五行属什么字?

冼冰冰冼冰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隹”是汉字部首之一,简称“隹部”或“隹”。据古文字形,“隹”像短尾的鸟。《说文·隹部》:“隹,鸟之短尾也。象形。”“隹”与“羽”互训,故从“隹”的字多与鸟类有关。如:雀、雁、鸭、鸡等; 又如:雄(鸟名)、雌(鸟名); “隹”还常用来指称某些动物:隼、鸽、鹌鹑、雉、鹰等。

从“隹”的字还有以下这些:惟、难、准、唯、韦、维、苇、违、帏、唯、遗、惟、诡、馈、愧、龟、蛙、雏、凰、鹤、鸦、莺、雀、雁、鹂、鹓等。

现代汉语中还有许多词语来自“隹”字边的字,如:装模作样、察言观色、花言巧语、指手画脚、眉飞色舞、振振有词等等。

红怡涛红怡涛优质答主

在中国文字构字原理中,隹是一种形声或会意文字的形旁。因古代“隹”字原本指短尾鸟,所以用“隹”做形旁的汉字多从鸟得义,如雁、鹧、鸪、鲲、鸵等。

隹的字义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鸟形,有短尾,有脚。上象颈、喙,下象两爪。本义:短尾鸟的总名。

同本义

隹,鸟之短尾者也。凡鸟之尾展者,长尺,谓之翟雉,谓之鷩雉;其不展者,谓之鷃。从儿,从鸟。——《说文》

隹,隹鸟也。——《广雅·释兽》

此小大之辩也。——《庄子·逍遥游》。司马注:“凡鸟之尾谓之隹(zhui)。”

鹏之咮(zou 古同“啄”)若斧,(角)若刀,目若日月,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苍天。——《庄子·逍遥游》。题下注:“其鸟短尾,一名鸠,一名拙,故字从隹。”

又如:隹鸟(短尾鸟);隹兽(短尾兽);鷃鷃(跳跃得很快的样子);鷃化(比喻变化极大)

“隹”的繁体字为“隹”。

如:《说文解字》中的“隹”字:“短尾之鸟。从儿,从鸟。”段玉裁注:“童儿曰儿,借为鸟尾声。按许以小儿喻鸟,儿则其尾。”

又如:清·吴昌硕所刻“印友同珍”(“珍”字作“雔”)等。

从“隹”(“隹”)的字一般都与“鸟”相关。比如常见的有“隹”——“隹”(即“鸟”字),“准”——“准”,“龟”——“龟”等。再如:“鳬(凫),水鷇(偶)也。”(《说文·鸟部》,即“鸭子”)等等。

“隹”(“隹”)除了作部首之外,还可以作为偏旁,一般放在左侧。

比如:《说文·隹部》:“雔(珍),美也。从廾(共),持隹(隹)。”段玉裁注:“美也者,谓味之尽善也。珍谓味之尽美也。从廾,持隹者,持鸟也。故凡禽肉之美者以珍为之名(如:鹌鹑)。”“雔”字后来才转为繁体字“珍”。“雩”,从肉、从隹,即“雉鸡”(繁体字写作“鷄”)。又如:“鸥”字的繁体字为“鸥”;“鸠”字的繁体字为“鸠”…等等。

另外,由于“隹”是形声字,所以也常常有本字缺而用“隹”代替的情况。比如:《楚辞·天问》中有:“该身衣羽毛以求长生。……自是谓天,或言是言,周论(伦)天地,以变离(丽)神。”王逸注:“该,羿也。身衣以羽,言羿射鸟兽,取肉而食之,衣其羽皮。”对于此句中“该身衣”后面的“羽”,王逸认为就是指“鸟兽之羽毛”,而实际上,“该身衣”后面的“羽”字就应该是“隹”字,只是当初在抄《天问》文字的时候“隹”字缺了才被用“羽”字代上了。王逸注里说的“言羿射'鸟兽',取肉而食之,衣其'羽'皮”这段话就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