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的五行属什么?
五行之说,起源于东汉,流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唐代得到发展,到了宋代趋于完善。它是以五行的相生相克为理论基础,用五行来推断人体疾病、预测人生命运等的一种民间术数。 中医理论中,人体的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都被阴阳五行所包涵,用五行生克制化来解释。如五脏之心,属火,其色赤;脾土居中央,属土,其色黄;肺金居西方,其色白;肾水居北方,其色黑;肝胆木居东方,其色青。又如五脏之功能,心主血脉,其华在面;脾主肌肉,其华在唇;肺主皮毛,其华在毛;肾主骨髓,其华在发;肝主疏泄,其华在爪。而五脏病变的表现也被用五行联系起来。心之火,脾之土,肺之金,肾之水,肝之木都用五行来表示。如心火亢盛,可见心烦、急躁、口腔溃疡、舌尖红赤等症状;脾虚湿困,则有倦怠乏力、腹胀、大便溏薄等表现;肺气不足,多有咳嗽、痰多、气短等症状;肾虚腰痛,小便不利或夜尿多;肝火旺盛,则见急躁易怒、口干口苦、目赤肿痛。总之,五行之用,广泛存在于中医理论之中。
五行之中,木火水土金,被看作是阳,阴则为水。中医将阳分看做是营养物质的来源,称之为“阳气”。将阴分看作是物质的基础,称之为“阴气”。 自然界中天上的太阳,地上的植物,都是阳,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把阳光、土壤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自身营养,供给人们使用。而夜空中的繁星,地下水,则是阴,为我们的身体提供了物质基础。所以中医有“阳化气,阴成形”的说法。
我们身上的衣物也是由阴阳组成的。《黄帝内经》云:“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意思即是说人的衣着要随着季节的变化而适当增减,作息要有规律,不过度操劳,这样才能使形体和精神保持健康状态。如果反其道而行之,则疾病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