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年五行水多么?

盛子林盛子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十个“庚子年”的干支情况,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表可以看到,在1840年以前,也就是晚清时期,庚子年是相对少见的,总共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道光二十年(1840)、咸丰十年(1960)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

而在1840年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庚子年就变得相当多见。这主要是由于干支计龄的特殊性造成的——公元1910年到1930年代这段时间正好是一个甲子轮回的时间段,所以1910年和1930年代分别出现了一个庚子年。而在民国之后,新中国成立之前战乱纷争,民国十八年又恰好是农历庚辰年(龙年),因此从公历1935年到1940年间一共出现了四个庚子年。而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庚子年则是1970年。

相对于晚清时期,当代的庚子年无疑要多得多,这在概率上就说明了问题。 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的问题是这些出现的“庚子年”是否属于同一个甲子轮回?是不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出现?

如果属于同一循环,那么这种现象就是正常的;如果不属于同一循环,也就是说这种“巧合”并非源自于自然现象,而是某种人为的因素。 从清末民初到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来看,这种巧合显然不是出于自然原因,而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现象。

这是因为,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列强不断侵入并发动战争,而这些侵略战争往往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某一年突然爆发,然后又迅速地结束。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珍珠港事件”以及抗美援朝时期的第五次战役。这两个案例都符合“突发性事件发生”的特点,而且刚好发生在公历的1941年和1951年,两个年份恰好都是庚子鼠年。

近代以来的列强侵华战争还体现在一次次的自然灾害面前,清政府乃至后来国民党政权疲弱无能,无力进行有效的组织动员,灾民大量死亡,瘟疫流行,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新中国的成立则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生活逐步提高,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所以从晚清时期的“庚子赔款”到新中国建立的“两弹一星”,从一个世纪的沧桑巨变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确实处于一个特殊的变动阶段,而这种特殊的变动阶段的起点就在辛亥革命那年。

佘淑薇佘淑薇优质答主

本命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产物。关于本年命的记载,最早见之于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正月旦,昧爽,男使女,女使男,连手踏地,回辟恶气。” 书中说的“辟恶气”就是用今天的话说的“消灾”,所谓“水”本命年者,为人生中的水年运,按照人生命宫五行生剋原理,命宫主星喜火木金,而水星则为忌神,故这一年为人生中灾煞之年也。

中国道家认为庚子年五行多水。水本属申子辰年,今庚子连年申子连岁,水气更重,因此,有“双庚子”之说。中国古人认为水旺则克火令,人身之血乃火也,金木相克,五内之肺脏受损,肾水亢冲,心气受伤;火神受制、金木受冲、内脏受损,是惹病上身也,因此古人认为双庚子年“诸事不宜”。

在传统习惯里,人们普遍相信在属相与自己的本命年相冲的这一年会交厄。为了避免灾祸上身,人们就会在各个方面采取一些自认为可以“消灾”的象征性措施。比如“倒穿着鞋、不洗脸、不上学、不出门、上庙烧香磕头、向老人祈福等等”。尽管不同地区的人们有不同的应对本命年冲年的习惯性做法,但总体来看,人们采取的这些做法的心理需求都是为了避免“冲”的发生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所以这些行为就成为了所谓的“忌讳”,它与人们对于生肖属相的理解密不可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