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的五行是什么?
康熙: 康熙帝名玄烨(1654年—1722年),是清朝入关后第二位皇帝。“康熙”的名称就是因为他童年得疹,病愈之后,在康熙殿底下发现一条“康熙”的大金龙,因而得名。他的谥号可以说是满语中最高规格了——“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仁宪敏广裕孝敬皇帝”,而庙号则是太宗。关于他的名字和谥号,还发生过一段小故事——
当时“玄烨”还没有继位的时候,太子是个叫胤礽的孩子,他爹雍正给他取的名字叫允礽。后来玄烨继位,为了显示自己的帝位继承来自父亲(雍正帝)而不是祖父(顺治帝),于是把祖父的名“玄”字放到自己的名字里变成了“康熙”。而在胤礽成年后,因为皇太子的原因,也使用了“康熙”这个年号。但是等到胤礽被废后,“康熙”这个年号的使用对象就变成了康熙帝个人。
不过,等康熙帝去世后,雍正帝认为父皇的“康熙”年号使用的时间过短,于是把父亲的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谦敏”中的“亨运”去掉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谥号“圣祖”。而乾隆帝给爷爷起的庙号“太宗”,其实是对应的就是“圣祖”这一谥号中的“宗”字。 这是一个完美无瑕的好名字!
康从字形上来看由“豆”和“儿”组成,“豆”作为食器,说明“食”是“康”的基本义。“康”字从“儿”,表示一个孩童,是“康”字由“食物充足”的本义引申为“身体强壮、安乐”的意思,而表示“康”字的“宽广”之义,便是根据“安乐”的意思进一步引申出来的。
康字的字义有:1、富裕、安定。如《礼记·大学》:“生财有大道,曰广生,曰义,曰和。……生财有时,用之有本;民生闲,安处、乐业、乐还康。”2、昌盛;吉祥。如《诗经·商颂·殷武》:“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以有殷受命,有如周公……绥于以铺,皇奄。保有光,介于景明。”3、平坦。如《诗经·大雅·韩奕》:“溥彼韩之,燕师行徒。韩侯入觐,以河为甸。以采其韩,实右以。无贰无奸,韩侯,无贰无奸,韩侯用良。”4、通“伉”。强壮。如《楚辞·九辩》:纷容冶,艳光扬,“宜笑媚康”。
康字起名时选字搭配:健、达、广、宁、康、寿、广、昌、永、延、延、年、松、竹、柏、桐、兰、楠、梅、桂、菊、荷、芍、蔻、玉、珍、琼、珠、璧、宝、金、银、铜、铁、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