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葚五行中属什么?

子叙梦子叙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你好!关于你提的这个问题,我早就想过了(因为去年我也吃了不少桑椹)。 《中国药典》对桑椹的描述是:【性味与归经】 甘、酸,寒。归心、肝、肾经。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桑椹是味甘、酸,性寒,归心经、肝经和肾经。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呢?

首先,我们从“甘”说起。这个“甘”指的就是味道,也就是说,当我们吃桑椹的时候,觉得它味道甜,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里要注意了,中国历来讲究药食同源,所以《内经》中就提到过“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常毒治病,十去其六;小毒治病,十去其七;无毒治病,十去其八;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极,伤其正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有毒的药物来治疗疾病,必须要掌握好度,如果用量过大,同样可以致病甚至致命。我们可以说,桑椹的毒性是很低的,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再来说说酸。前面已经提到了,桑椹的味道是有酸甜的,这点毋庸置疑。那这种酸味是哪来的呢?《本经逢原》中说得很清楚:“今桑叶、葚皆有甜味,而阴干者,色赤褐而气香,其味甘以微涩,性凉,有小毒,为未,服后令人有昏晕之感。若多服、久服,则热上冲,头目昏痛,肢体发麻,凡阴虚火炎及有肝病,皆忌此物……桑椹气热,多食燥脾,凡阴虚内热之人,切宜少食。”桑椹的酸味来自于它本身含有的苹果酸、柠檬酸等有机酸,这些有机酸的浓度高的时候就呈现出酸味,反之则是甜味。桑椹的酸性和它的毒性都是来源于这些有机酸。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桑椹的寒性。前面说到桑椹的性质偏寒,这个寒性是怎么来的呢?中医认为,温度低于体温的水喝液体都属于寒凉性的,而一般水果的温度基本上都是在8℃以上的,比如苹果、梨子等等,都是属于这类寒凉性的食物。但桑椹不一样,它的温度比较低,摸起来感觉很冰凉,这就是因为桑椹含有很多生物碱、氨基酸等物质,而这些物质可以直接刺激人体的神经系统,让人产生凉的感觉。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讲,说桑椹性寒是没有错的。

乜洁冬乜洁冬优质答主

桑葚属桑树的果穗,为马奶浆果,是桑科、桑属植物桑的聚合果。成熟的桑葚果实内除了包含各种有机酸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食铁棍山药酵素,具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杀菌和润滑肠道功能,因此对于消化功能不健、消化内热过盛、大便干结和食欲不佳者颇有益处。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桑葚味甘性寒,有滋五脏之阴,以补肾,益肝,养心,通经活血,明目,安神之功。适用于肾阴不足而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须发早白,失眠多梦,健忘遗精,以及肝肾阴虚之高血压病、神经衰弱、腰痛、干眼症、关节痛等;因桑葚有润肠通便的功效,也可用于血燥津伤,肠燥便秘,燥咳痰少,少汗等症状。

《本草纲目》中有记载桑葚的用法和功效:“黑者入肾,解肾火便清,便清则头目安而耳目聪明矣。故桑葚有补肾、生津、明目三大功效。”桑葚具有补肝益肾、生津润燥、乌发明目等功效,常用于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关节酸痛、消渴、便秘等病症的防治,鲜果既可以生食,又可以入药。

《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桑葚的用法和功效:“嫩枝附根白汁,解中蛊毒、河豚、铜、金石药毒,其功甚伟。其桑耳乃朽桑所生,黑而味甘,功同桑白皮。以蜜和丸,治咳嗽甚效。”

桑葚的功效和作用在古代的医药学典籍中早有记载。《医学入门》中关于桑葚的功效和作用也有所记载:“乌发润肠,利五脏关节,通月闭,止消渴,利尿。”《滇南本草》中也有关于桑葚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治血瘀气滞,心痛脾肿,肾水克脾,呕吐痰食,饮食减少,寒热交加,痰多泡沫,面色萎黄,肚痛,脚气还疼,及带下属寒,治妇人血淋,肠虚崩淋,治小儿惊风搐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