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是五行属什么?
燕子属玄鸟,是古代五德之禽“仁”的象征。《礼记·檀弓下》:“燕则致其贽,雉则祀以特。”郑玄注:“燕之贽,以圭瓒酒一盛。”孔颖达疏:“凡燕见,君臣皆执贽以为敬……故云‘燕则致其贽’也。”“雉”当指野鸡,雄雉羽毛漂亮,古人多用其祭祀。
在周代,燕礼已经相当完备了。《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必有典仪。……国有大事,则命掌节者读律,以节进退之度。诸侯朝于天子曰“朝”,暮于天子曰“夕”,遇天子于道上曰“遇”,请行事曰“有事”;天子赐姓曰“赐姓”,赐爵号曰“赐爵”。诸侯未及期相见,谓之“聘”;既出三日,谓之“问”;逾时不至,又不及期而见,谓之“欺”;逾时不见,又逾时不至,谓之“叛”。
可见,作为封建礼仪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燕礼,已经有了详细的规矩。这些讲究的礼仪,最终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巩固和象征父系氏族国家的君主权力。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皇帝的地位空前提高,与之相配,礼仪也要相应的更加隆重、严格。汉朝建立后,基本沿袭了这一制度。汉文帝是个节俭的人,他在位期间曾命令长安城内的官员和各郡国守相不要过分铺张浪费,要求他们“节宫室,省靡费”(《汉书·文帝纪》)。他对宗室诸侯王更是严厉有加,在接到他们的贺词后,如果觉得不够恭敬,就要遣人传达旨意,让他们重写。如果诸侯王不恭敬,他就降罪罚俸或让大臣当面指责他们的过失。
汉武帝即位后,由于国库空虚,财政困难的缘故,一度想废除一些礼仪,但终究没有成功。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第观念十分严重,世家大族子弟往往觉得自己和天子一样尊贵,因此常常不把这些礼仪放在眼里。西晋时,天子祭祀天地要用牛羊猪做祭品,而王公卿大夫等士族子弟却用少礼,只带几盘糕点就可以上殿了!到了东晋末年,这种情形越来越明显,直到南朝宋齐梁陈时依旧如此。
隋朝统一中国后,重建了中央集权制,皇室的权威得到加强,一些旧有的礼仪才得以恢复。唐朝实行宽和的治国策略,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但是皇帝的尊严依旧不容侵犯。唐太宗曾亲自到凌烟阁给功臣画像行礼,唐玄宗亲自到道观为真武大帝加冕,而且唐朝时对少数民族政权和外国使者的接待也很隆重。
宋朝以后,尤其是南宋和明清时期,由于朝廷权力被削弱,君主的尊严进一步被弱化。明朝时有言官专挑皇帝毛病,皇帝也得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