襗的五行属什么?
“道袍”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明代,在明代小说中就有提到,《西游记》第七回:“行者即脱了上盖直裰,收拾了行囊,拴束了斗篷;脱下衲头内衣,抖干净了套衫;将腰带束紧,把靴子蹬净……带上了巾帻,提好了行李,才起身叫道:‘师傅,我去了!’” 这里出现的“道袍”和现在的道袍差不多,只是没有做袖口和领子。明代田汝成著《熙朝乐事·道袍》载:“今道者、儒者多服之,盖其形制如古代之深衣……但袖端比古人短小而已。用则两袖一掩,甚为便易。” 清代的《清稗类钞·服饰类·道袍》也记载:“道袍,无领,圆襟,右衽,宽袖,长袖及膝而略短于袍,有裾。”这里的“有裾”可能指插裾或广裾。 从这些记载可以看出,明代和清代的道袍与汉代的袍是完全不同的。
现在一般认为,明末道家所穿的袍子,是继承自宋代道士所穿的“皂袍”,而这种黑色袍子的来源则是唐代的“缁袍”。 宋元以后,道教内部分派别不同,衣着也有区别(元代以后佛教也是如此)。全真教沿袭的是唐朝末年华山派的装扮,黑衣黑帽,而正一派则穿青色道袍。这种分化应该和元朝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有关——为了拉拢北方蒙古贵族,让蒙古人认祖归宗,因此将传统的“汉地”宗教加以改造,给全真教等增加了不少“出家人”的地位和特权,而正一派则被继续打落尘埃,一直到了清朝中期才能与全真教平起平坐。
所以,现在常见的“唐装”“汉服”其实是在清末民国时期逐渐被人们认可并恢复的,而在明清时代却被认为是“夷狄”“蛮族”的服装,备受歧视。 比如,明代张岱在《琅环琐记·土娼》就记载了关于“汉服”的禁令:“国初,严世蕃专权时,尝以本朝衣冠不如前代,欲尽易之,惟僧道得毋拘。”又《帝京景物略·春场》:“(二月)十八日,真武诞,风调雨顺大皇殿,演法事五昼夜,士女观者如蚁。十九日,玄坛斋,以卤簿迎真武像至,驾幸,礼毕,象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