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属于五行什么作用?
中医理论中,五行指“木、火、土、金、水”5种物质运动方式或状态,而五行相生是指这五种状态之间的相互滋生、促进的关系,即木生火、火热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循环往复;反之,五行相克则是指这五种状态之间的相互制约、抑制的关系,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循环往复。
那么,根据中医理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而在五脏之间,存在着生我(肝生心火)、我生(心火生脾土)、克我(脾土克肺金)、我克(肺金克肝木)的相互影响关系。这就是中医理论中的“子病犯母”“母病及子”“相乘侮”等病理现象和“培土生金”、“津布气行”“肃降冲任”等治疗原则的由来。这些理论和原则不仅适用于人体,同时也广泛适用于生物界和其它自然界。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生物(包括人和其他动物)都处于一个以“木、火、土、金、水后天”为框架的结构体系之中,并都具备“木、火、土、金、水是”这五个要素。这五大元素在医学中的应用也就顺理成章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中医理论中的五行与西方哲学中的五行并不完全一致。因为中医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始终与中国文化紧密相关,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较大,所以中医的五行带有明显的阴阳属性。即所谓“阴阳者,五行之纲也”(《黄帝内经·灵枢·本神》)。在中医文献中,常将“木、火、土、金、水量”称为“五行”,而把含有阴阳二气的“少阳、太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称为“六经”,并认为五行中每行都是阴阳合德而成,因此五行中每一行都有阴阳两个方面。比如,木有“枯木、朽木、风木”三个侧面,火有“君火、相火”两个层面,土有“湿土、干土”两个层次,金有“情金、质金”两个方面,水有“寒水、浊水”两部分。中医认为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也是由阴阳两方面构成的,如《黄帝内经》中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三焦通调,气机流畅,诸气安和。”这里的“阳”就是指六腑之气即“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等六腑的阳气。而“阴”则指五脏之气,即“心、肝、脾、肺、肾”五脏的阴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