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心和什么有关吗?

禹伟明禹伟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中医理论与西医理论不同,没有“病”这个概念——所谓“上工治未病”,中医治疗的目的不是祛除病邪,而是扶正祛邪,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的古训。

其次,中医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形神合一、身心同源同治的理念是中医的灵魂;经络穴位是人体阴阳五行的连接点(激发态),外感六淫和内伤七情是导致人体阴阳五行失调的原因。 因此说,中医是通过调理阴阳五行来治疗疾病的。

五脏之中,心主血脉又主管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故在心的问题中又有心与血脉关系和精神意识功能的论述。 在五行学说是,心火属火,为阳中之阳;肾水属阴,为阴中之阴。木火土金水阴阳五行的循环及相生相克关系,决定了心肺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皮膜腠理等脏腑器官的生克制衡关系。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火下降,温暖肾水,使肾水上济心火而心心相印,二者相互协作,协调阴阳,共成神明之功。 在病理情况下,心火亢盛,多由热入心包,或劳倦伤肝导致的阴虚阳亢,或嗜烟酒、喜吃肥甜所致湿热郁阻心窍等因素诱发。其临床表现除心烦易怒、失眠梦多、口干尿黄之外,还可出现神昏、谵语、抽搐、吐衄、便血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可见,五行之中的心火、肾水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调节二者的平衡是中医治疗很多病症的基础。

西茹可西茹可优质答主

心,是生命之主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能总司人体的生命活动,为“君主之官”。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其在体合脉,主血脉,其在液为汗。

1、心主血脉

心主血脉包括心和血脉。血脉相连,周流不息,起着运行气血,温养周身,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作用。面色、舌色、脉象是观察心主血脉功能正常与否的主要依据。

心主血脉正常,主要见于面色红润、荣光,舌色鲜泽,脉象和缓,有规律等。当心血不足时,可见到色紫、面色无华、淡白,脉细弱等不足征象;血热可见舌尖生疮,脉数,若脉道淤塞不通,可见唇舌青紫,脉象结代。

2、心主神志

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属君火,主血脉,而脉为血之府,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心主神明”。主要体现在意识与思维活动、精神状态和神志、表情及语言。

心主神志正常,主要见于表情自然,思维敏捷,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对语言、视听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心血不足则心神失养,可见到神疲体倦、少气懒言、多卧少动等症状;“心阳不足则四肢不温,可有气怯嗜睡、反应迟钝、言语低微等症状,甚至导致昏迷、不省人事。”

总之,心的生理功能主要为主血脉和主神志,二者相互助长,密不可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