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饰五行属什么用?
头饰,在古代分为“冠”、“冕”两种型制。 先秦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女子15岁行笄礼,表示成人。这里的“冠”和“笄”就是头饰。(《礼记》中有详细记载) 而“冕”是帝王卿相等所穿的祭祀服饰,属于“冕服”,用“冕”来做为称谓,表示尊卑。《孟子·尽心下》中有: “贤士之乡,曰舜禹之乡。贤士之官,曰舜禹之官。” 这的“舜禹之官”,就是指穿着类似冕服的官职。
从汉代开始,男子的冠帽形制有了很大变化。汉代的冠叫“鹖冠”,以鹖的羽毛装饰在帽子上。到了隋唐时期,男子流行戴巾子,这是一种有幞头的帽子,类似于现代的棒球帽。这种帽子,把头发掩盖起来,显得人精神、利落。 而女子在隋朝以后,一般把头发梳成髻(jì),然后在发髻上插饰簪(zān)、钗(chāi)等首饰。明代的妇女,喜欢在头上戴着用绒织成的“毛扎”,上面饰以各种彩色的珠玉。
直到近代,我国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延续着古代的佩带习俗。如浙江南部的泰顺、庆元等地,当地人称“结发”,意思是结婚时要给双方编发辫,分别系上特制的彩绳作为标记。而在四川,有些地方至今保留着“缠头”的习俗,也就是结婚时将头发盘起并缠绕上头饰。
头饰五行主要属于金,饰品的主要制成材料一般都是金属,金属在五行为金,所以饰品的五行主要都属于金,而属于金的饰品主要有银饰、玉饰等。当然,也有其他五行的,比如木饰、水晶饰、宝石饰、玛瑙饰等。
佩戴头饰的原则是“缺什么戴什么”,头饰一般用在衰运或凶煞冲克太重的时候使用,用来补佩所缺乏的五行。比如缺金的人,就可以佩挂银饰来进行生扶。
头戴黄金饰,可以招贵人,贵人多助,所谋多遂,遇事顺风顺水。用珠光宝气来形容就是,人戴金饰,人比金饰更贵。
头发本身五行属木,如果头发过早花白或枯黄无光,主要是肾水不足或血热所为,佩戴乌发饰可以令头发乌黑发亮,乌发饰主要是由黑色的珍珠玉或水晶串起来的,有生发之效。
水晶饰及玛瑙饰可以旺文昌,招桃花,通智慧,增强美感,提高艺术素养。
紫金铜饰可以增强临财的磁力与吸引力,令财运有增无减。
玛瑙饰可以令身体元气大增,精力充沛。玛瑙饰还有催财作用,对做贸易、投资、手工艺、建筑装潢等的生意人有用,它有令财散却难尽散的作用,所散去的财可以用于做再投资,而不会被全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