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故事配什么音乐?
幼儿教师讲故事时,在情节、情绪较明显之处,配以合适音乐来烘托、渲染故事的故事情节和情绪,能将幼儿带进如临其境的优美意境之中,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
如幼儿故事《猴子学样》中有这样的情节,“猴子看见老牛尾巴翘,他也把尾巴翘。看见老牛甩尾巴,他也甩尾巴。”这里配以幽默的《拉德斯基进行曲》,幼儿听了会轻松地领悟到“这些猴子样样都学老牛,真好玩”;《拉德斯基进行曲》停止,教师随即说到:“大伙都哈哈大笑起来,笑得老牛莫名其妙。”又配以诙谐、俏皮的《土耳其进行曲》,幼儿自然会明白老牛莫名其妙、猴子嘻嘻哈哈的故事情节和情绪。因此,在幼儿故事中配以合适音乐,可以较好地渲染、烘托故事情节和情绪。
幼儿故事中音乐的运用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音乐和教师的语言不能同时出现。一般说来,在有音乐时要求教师停止说话。这是因为音乐与人的言语同时出现时,人们对语言信息的接收将受到影响,音乐此时将成“噪音”。故幼儿故事时的音乐应起陪衬作用,只能在无声处插播。其次,幼儿故事中所插播的音乐量不宜过大。音乐是用来渲染和塑造幼儿故事的故事情节和情绪的。音乐的量过大,不但起不到陪衬作用,而且会冲淡故事情节、淹没教师的声音,削弱幼儿对故事情节和情绪的体验,影响他们对故事语言信息的接收。再次,幼儿故事中所选音乐应是幼儿喜好的,也是他们熟悉的。幼儿熟悉的且喜欢的音乐,才能较好地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的兴趣,起到渲染、烘托故事情节和情绪的作用,否则反而会分散幼儿的注意。最后,幼儿故事中所用的音乐应无明显的主题形象和情节,幼儿故事本身已经有了情节和音乐,如果配以有主题形象和情节的音乐,就会使幼儿难于明确分辨,从而干扰幼儿对故事中正确形象和主题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