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怕什么武器?
目前中国的五路进攻的方向,都遭到美国的围堵。而且,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还与俄罗斯在东欧隔江对峙。同时,美国还在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国家部署了大量军事基地。这使得美国必须长期处于高度军事戒备态势,维持庞大而昂贵的军队。这样一来,美国军队最怕的就是“后勤断供”,一旦后方的物流、军工产业支援不上来,前线的几十万部队将很快崩溃,被各国“团灭”。
所以,中国想要在战时最大程度打击美国,甚至能够拖垮美国、终结美帝国主义的最好办法,就是切断、破坏美国本土和海外军事基地之间的战略后勤运输通道,重点破坏美国本土通向亚太地区的后勤运输通道。美国对亚太地区的后勤支援物资主要依靠全球战略级的跨洋“海上大动脉”。只要我们能够破坏,或者瘫痪这条海上大动脉,那么,即使不能够打到美国本土的本土,也能够把美军拖垮。
切断这条战略运输大动脉的最好办法,当然是用潜艇和反潜火力“沉船”。但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部署了庞大舰队,其航母打击群就拥有包括宙斯盾巡洋舰、驱逐舰在内的舰艇数量在10艘左右,反潜巡逻机、P-3C、P-8A反潜机等航空反潜兵力十分充沛,如果拿潜艇去硬碰硬,即使095级核潜艇的水下隐身、噪音控制水平有很大提高,也难以发挥优势。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中国军事科学家给出的答案就是,以“弹”制 “船”!
现在,中国东风-26弹道导弹已经开始正式战备值班,这种导弹的最大射程达到4000千米,既可以打击陆上纵深高价值固定目标,还具备对海打击能力,能够对1500千米甚至更远距离上航行中的大型海上舰船目标实施打击。这就使得中国部队第一次拥有了从陆上基地“拒止”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进入第一岛链的能力。只要让第一岛链内的水域变成美国航母无法承受的高风险区域,美国航母就将无法自由出入第一岛链,其机动性,灵活性将严重下降,对第一岛链内中国的军事压力将大大降低,中国军队在第一岛链内的军事行动就可以放手开展,而不必担心航母这个“空中力量机动平台”的出现。
不仅如此,东风-26C弹道导弹对海打击时,由于射程较近,其飞行弹道更高,再入速度、过载等指标将低于陆地纵深目标打击模式,这样,既可以降低导弹的再入热障、结构强度,延长导弹寿命,还能使导弹的制导系统、战斗部更有可能对大型舰船目标击毁,而不是仅仅造成非致命性损伤。而4000千米的打击距离,已经能够确保东风-26导弹从中国大陆部署地攻击抵达南沙群岛一带水域的所有舰船目标。
更为重要的是,东风-26的对陆、对海打击模式,可以同时发射,使美国无法判断我方导弹的具体目标,是岛上的军事基地还是海上的美军航母、补给舰。因此,美国必须按照两种威胁最坏的方式组织导弹防御,即,对于无法机动的固定陆上目标,必须调派空中预警指挥机、反导作战飞机、地面、舰上等多层多点反导火力进行拦截,而对于舰船目标,则必须全岛链进行搜索查证,甚至可能需要全舰队进行战术机动规避。这样,一枚东风-26的实际军事价值,可能相当于10枚常规弹道导弹!
从2015年9月3日阅兵开始首次亮相,到2017年7月开始正式值班,仅仅两年时间,中国对东风-26的定型就完成的如此漂亮,这得益于中国军事领导层和科研人员对这款弹道导弹性能的自信,和对中国周边海空情况的清楚掌握。
接下来,中国需要为东风-26组建若干个导弹旅,分别部署于中部、东南和北部基地,以达到对南沙水域舰船和日本、关岛的全覆盖。未来,解放军海军的095级核潜艇、094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还将与东风-26一道,构成对进入西太平洋,以及进入南沙群岛附近水域的美国航母及其随行护航驱护舰、补给舰的多维度立体“绞杀网”。
美国核动力航空母舰的机动能力虽然较强,但是只要它进入了我东风-26导弹的打击范围,那就意味着它将进入多枚东风-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