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字五行属什么?

聂歆筠聂歆筠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龙”的本义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作雨。甲骨文的“龙”字形像一条俯身弯曲的龙的形象;小篆的“龙”字形变弯曲的龙为直弯的龙形。金文、隶书至楷书都承袭了小篆字形。《说文解字》解释道:“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龙在战国时代开始被作为帝王的象征,与天子、天命联系在一起。如屈原《离骚》中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朝搴阰之木兰兮,夕宿兮兰堂”“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等诗句中的“骐骥”“木兰”“咸池”“扶桑”“木兰”“咸池”“扶桑”都是形容龙的词语。这些描述或表现的是神龙,或表达的是对王的尊崇。 在古汉语中,“龙”用作名词时表示君王,用作形容词时则表示有王者风范。《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酒醉后谈论自己的志向时说:“大丈夫当如此也!”后人常用“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天子一叹,流行四海。”来形容皇帝的权势和威严。 秦汉以后,“龙”的字形发生了变化,“龙头”逐渐变小,成为今天的龙字(如图)。

二、五行与汉字的关系

1.何为五行 五行的概念早在夏商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最早见于《尚书·洪范》篇。它是指自然界各种事物如山河大地、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及人的自然属性分别属于木、火、土、金、水五大类。这五种物质具有相生相克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称为“五行相生”或“相刑”。相反地,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的关系则称作“五行相克”。人们常说的“水火不相容”就是这一关系的通俗说法。

2.五行的特性 据《周易·系辞传》记载:“万物皆禀(同“秉”)阴阳之气,有阳则阴,有阴则阳,故日“一阴一阳谓之道'。"因此,古人将五行赋予了阴阳两种性质,具体说来则是:“木曰曲直”(木具有生发的属性),“火曰炎上”(火的特性是向上蔓延),“土爰稼穑”(土具有种植收获的特性),“金曰从革”(金具有改变成别的属性的特点)",“水曰润下"(水的特性是滋润向下流动)。这种阴阳两性的结合,使得五行拥有了不同的特性:

(1)木:具有生长、升发的特性;

(2)火:具有炎热、向上的特性;

(3)土:具有长养化育的特性;

(4)金:具有清肃、收敛的特性;

(5)水:具有滋润、向下的特性。 三、小结 “龙”字的本义指的是远古时代的神异动物,后来又被用于称颂帝王。在古代,五行用来指自然界以及人身的各种事物,同时也被认为具有阴阳的性质特征。

优质答主

1、首先,“龙”字的偏旁部首是“广”字,因此它属于“广字头”结构的字。 2、其次,“龙”字的五笔编码为:FQTH,第一笔是“一”;第二笔是“丿”;第三笔是“丶”;第四笔是“T”。

3、最后,查《康熙字典》可知,“龙”字的五行属性为“火”。 另外说一点题外话,在研究汉字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下汉字的字形演变过程和造字方法等等。

比如上述的“龙”字,它是从篆书到楷书的字形演变的。再如这个“字”字,它的笔画顺序是先写左边后写右边,这是一种会意的方法来造出这个字来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