瑄字五行属什么?
“单姓”即只有单姓,没有复姓、三字姓、四字姓氏等,这些是现在很少见的了。 例如,欧阳这个复姓已经很少见,而欧阳就已是当今中国第四大姓(第六大单姓);司马也是常见复姓之一,但如今以「马」为姓的人最多,已变成第一大姓,所以司马也不再是什么「大姓」了…… 这都说明一个道理——时代变了! 我们现在的姓氏,绝大多数都是「单姓」,但也有少数人是「复姓」或「三字姓」或是「四字姓氏」等等,这是因为我们很多姓氏在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变化所致的。那么,这些变与不变又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要从几千年的「姓氏变迁史」说起了。 关于姓氏起源的论述有很多,我在此不做赘述,简单讲几个大家都知道的大道理好了。
一、「姓者,生也」,也就是说,「姓」最初只代表了「女子所生的子女」这一概念,因此多指女性,故《史记·五帝本纪》中有云:「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十二姓:姬、姜、妫、姒、嬴、姚、姞、妘、嬴、滕、薛、祁。」又如《国语·晋世家》有载:「昔少典娶有乔氏女,名曰女登,为禹妃。」这种对女性的称呼一直延续到后世的一些古籍中。
二、「氏」则代表家族,也就是男性所生的后代,并且「氏」通常由封地、职务等来命名,比如著名的「孔氏」源自微仲衍被封于宋国之陬邑,因以得氏;「孟氏」源自伯夷之后,食采于孟,因以为氏;「司马氏」则源于夏朝大禹之臣尹思的后人宋国执政官宋湣公之子襄公,因其任司寇,掌刑狱,且居于宋国内邑司马邑(今河南省睢县),因而以「司马」为氏族名号。
三、至于「姓」和「氏」的关系,《通志·氏族略序》有言:「三代之前,姓与氏分而为二;三代之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也就是说,到了春秋时期及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姓」「氏合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普遍认识的姓氏模式——单姓+辈分用字/出生地用字/职业用字…
由于篇幅有限,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就不详细说了,有兴趣的话请自行查阅相关典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