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字五行属什么?

卢子铖卢子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译,传言也。从言,易声”段玉裁注云:“《周礼·大卜》九命作大卜……凡国野之道皆有地政,若听讼辨疑正名必训言乃言乎王。……凡传谓传其言也;转语谓转其辞也;译文谓之述而书之。故译、传、转语皆相传言之意。”

《方言》卷五:“今江东言传语为’譯’” 江永《乡校辑闻》:“又按方音不同,如吴人謂譯曰話,又曰传,又曰談,又曰語,此亦轉語耳。” 可知上古以來的‘译’即指傳聞之事或傳達之言,與‘語’‘談’‘傳’等有關。

由於上古漢語中沒有現代的‘語’、‘談’二詞(‘談’在《廣韻》中已收),因此可考論得出上古漢語的‘語’‘談’‘伝’三詞大致可當作是同一個詞用。

《說文》:“語,談也…从口午聲。古文語從吾聲”徐锴系傳:“‘吾’爲‘伍’之省,‘語’協聲也,言五人相與語言之詳也。”“談,語也…”由此得知‘語’‘談’‘伝’三字皆可當作‘談論’解釋,且三者實屬同源詞(monosynonymy)。再參之《禮記·學記》:“學無言說而難進,則弗知也。”可知這三者的意思也是相通的,並可做相近解義使用。

後漢書·張衡傳》載“衡善機巧,尤致思于天文陰陽陰陽之術”李賢注引《前漢·藝文志》“阴阳家型法三家之上技”可知古時的陰陽家最擅長‘傳聞’之事。據此可猜測,‘譯’本為某類專家的專業用詞。

至於五行中的‘水’者,因‘澤’‘液’‘灤’等字均可表‘水’之意,但‘泽’常作地名和官爵之名,‘液’多形容液體,‘灤’只見于詩文之中。

所以取‘澤’‘液’‘灤’三字的諧音來表‘譯’的動作特性。

优质答主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我也曾经研究过这个字的五行属性 《康熙字典》说“译”属“火”;《姓名学汉字五行归类表》中则归为土,后来我又查了《五音集韵》和《广韵》(这两本书是古人做学问的典籍),两书中也皆属“火”。但为什么在《现代汉语大词典》里归于木呢?这有点令人费解——难道是编辑错了?于是又请教了一下从事文字工作的朋友,他说“可能是参考了《汉语大字典》,而汉典归‘木’是不正确的。因为古时没有‘木’字旁的字,所以应该还是属‘火'吧。”“哦!那怎么还有人用古文字形来判定其五行呢?”他笑而不答。 其实我认为这些书都属“木金水火土”中的某个五行,只是归属不同罢了。例如“林”属于水、“森”属于木……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