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五行为:金、木、水、火、土; 其由来,有几种说法:
1;源于远古时代人们对天文的观测成果。古人把太阳回归年分成12段,使每一时段都对应于一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一年第一段叫“星纪”(星即北斗七星),第二段叫“玄宿”等(玄即昴星),第三段叫“建星”等,第四段叫“大章”等,第五段叫“摄提”等,第六段叫“历选”等,第七段叫“云师”等,第八段叫“降钟”等,第九段叫“叶辰”等,第十段叫“大荒”等,第十一段叫“细民”等,第十二段叫“终天”等 (见《吕氏春秋·孟冬》)。每段对应一种自然物或自然现象,一年十二段则对应周天的十二次。这种以十二为一循环的概念与地支相联系,就形成了天干地支记时法中的六十甲子。由此看来,五行概念的形成也应该是从观察天上行星的位置变化和地面植物的生长规律开始的。
2;来源于中国古代对世界的构成的认识。
3;认为五行是宇宙本体之一部分。
4;认为五行是某种物质(体现宇宙万物的原始本原)的基本功能或特征。
5;认为五行不是任何一种具体事物的形象所对应的,而是说自然界万事万物都是在相生相克的运动中不断进行着新的和谐与平衡。 6;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五行不是中国原始的本土文化,是在华夏文明吸收外来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个理论工具,用来消化外来思想的。因此它的本质是一种哲学思维而非物质性的实际存在。它被运用到各个领域,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形态及其相互关系。其中比较核心的是用五行的属性描述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模型。这个模型在中国古典文学,包括中医等领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这个模型的核心在于用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属性的不同组合,抽象概括描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性。 五种的属性:
① 金:肃杀,收敛,清净,坚固,清静,沉下,安定,不扰动。 ② 木:生发,条达,畅达,柔和,生长,向上,舒畅。 ③ 水:滋润,向下,向四周,流动,清洁,寒,藏。 ④ 火:炎上,温暖,光明,热烈,上升,向外发散。 ⑤ 土:长养,化育,包容,安静,和平,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