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五行属什么?

淳于媛康淳于媛康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说文》来看,“末”和“未”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未,木枝之端。象木末之形;凡未之属皆从未。“未者,枝也。谓木枝叶之末梢也”(段玉裁注)——这就是“未”的本意,指的是树杈的尖端。 末,本指木梢,特指竹木制成的笔毫,后泛指毛笔、书画作品或文章的最后部分 ——这是末的引申义,由它又生出了“末端”“末尾”等词。 那么,在五行的框架下,未和末是什么关系呢?五行中的水、火、金、木对应着四时中的春夏秋冬,而土则居中,统摄四时;末是竹木制成,为草木的末端,故属于木;而未则是树枝的末梢,与“未”的本意最接近,自然还是木。所以未、末都属木,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另外,未和末还有一个区别在于,前者一般做形容词,表示尚未成熟或者将要发生某事的意思(比如未来、未定、未遂……),后者多用作副词,有“才”“仅”“刚”之意(如未及、未见、未敢)。 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更侧重于时间上“将来时”的含义——“来”字从“月”,正是说明未来的意思是从月亮的运行变化而来的。 月相的变化是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大约29.5天,也就是说一个周期之后,原来的月圆或月缺的位置会重新发生变化;如果将一个月划分为四个阶段的话,每个阶段正好7天,也就是古人所谓的“七日来复”,即阳爻由一到三的变化过程: 这样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正符合了阴阳相互消长的特点,于是有了五行生克的关系: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而金克木又是相克中最弱的,因为金能够克住刚强的木却不能完全克制柔弱的小草,于是小树得以成长,最终成为大树的萌芽状态——这就是“木不坚”,也是《易》中所言的“未济”之象。

优质答主

五行不是从汉朝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概念,《庄子》里面就有“五行”的说法了;其次,东汉的学者王充在《论衡·五行篇》里对五行的含义有过详细的论述——这里引用自百度百科里的解释(链接地址:http://baike.baidu.com/view/720981.htm),而不是自己臆测或瞎编出来乱讲的。所以可以确定的说五行是上古流传下来的观念体系,与汉代关系不大。

至于题主的问题是什么,我想说的是,金木水火土是从自然现象、气候特征中归纳出来的五种物质形态。而天干地支则是一种记录时间的符号。二者之间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就像物理学上的光年一样,既不是“气体”也不是“液体”“固体”,而是一种计量单位。 而且,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水星和地球之间的引力存在相互吸引的潮汐现象,说明它们有互相影响的关系。但这样的理论并不能用来支持五行说的成立或者推导五行中的任何一项,因为其根本逻辑不一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