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五行属什么?
从《说文》来看,“末”和“未”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未,木枝之端。象木末之形;凡未之属皆从未。“未者,枝也。谓木枝叶之末梢也”(段玉裁注)——这就是“未”的本意,指的是树杈的尖端。 末,本指木梢,特指竹木制成的笔毫,后泛指毛笔、书画作品或文章的最后部分 ——这是末的引申义,由它又生出了“末端”“末尾”等词。 那么,在五行的框架下,未和末是什么关系呢?五行中的水、火、金、木对应着四时中的春夏秋冬,而土则居中,统摄四时;末是竹木制成,为草木的末端,故属于木;而未则是树枝的末梢,与“未”的本意最接近,自然还是木。所以未、末都属木,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不同的。
另外,未和末还有一个区别在于,前者一般做形容词,表示尚未成熟或者将要发生某事的意思(比如未来、未定、未遂……),后者多用作副词,有“才”“仅”“刚”之意(如未及、未见、未敢)。 从这个意义上讲,“未”更侧重于时间上“将来时”的含义——“来”字从“月”,正是说明未来的意思是从月亮的运行变化而来的。 月相的变化是由圆到缺再由缺到圆如此循环往复的过程,这一过程大约29.5天,也就是说一个周期之后,原来的月圆或月缺的位置会重新发生变化;如果将一个月划分为四个阶段的话,每个阶段正好7天,也就是古人所谓的“七日来复”,即阳爻由一到三的变化过程: 这样一个运动变化的过程,正符合了阴阳相互消长的特点,于是有了五行生克的关系: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而金克木又是相克中最弱的,因为金能够克住刚强的木却不能完全克制柔弱的小草,于是小树得以成长,最终成为大树的萌芽状态——这就是“木不坚”,也是《易》中所言的“未济”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