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属什么五行?

滑菡璇滑菡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人把天干地支作为纪日、时的符号,由干支记日的日期与干支的五行联系来看,干支的天干“甲己”为土,因此这个日为土;“乙庚”为金;“丙辛”为水;“丁壬”为木;"戊癸"为火 (注:1) 根据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10个天干,12个地支)六十花甲可得知,逢“壬辰"的日子有3次,分别为: 公元年号除以60的余数为59时.

年份=公元年号-1988;

闰年年份=公元年号-1987;

比如公元2012年的“壬辰"日是3月23日,即农历二月廿三.

再如1964年也有一个相同的“壬辰",是农历三月二十一。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从清朝嘉庆年间以后,每逢"壬辰",都是闰正月,也就是农历一年中有两个春天。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这就要从古代历法推源了。据《清史稿》记载: “顺治元年,改正朔,以建亥之月为岁首”(注:2),也就是说,顺治皇帝登基那一年改按农历正月一日为岁首。 但是中国古代历来都使用阴阳合历.所以到了第二年,根据天象推算,阴历和阳历就相差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为了保持阴阳合历的一致性,就必须调整每年的节令时间.而调整的依据就是“置闰"(3 ) 所以就有了“十九年七闰”的说法(注:每隔二十年,要有一个闰月). 按照现在公用的阳历推算,一九五四年没有闰月,而当时人们使用的却是阴历正月初一为岁首的旧历法,到第二年,阳历已是1955年了,而此时中国的旧历则是1954年闰腊月廿九. 这就是说,当时的中国人认为这一年已经是1955年了,于是将这一天的前一夜定为除夕之夜,也就是1954年的腊月初八过春节.可是按照新历,这一天还没有到虎年春节.这就叫阴阳不合.为此,中国历代王朝都有“正朔"之争. 在中国历史上,最注重“正朔"的年代是在西汉时期,那时凡是改朝换代都要改变年号,重新确定“正朔“,以便巩固其政权合法性.但这种情况在清代却出现了变化. 由于乾隆皇帝在位时间长达六十年之久,所以他规定自己继位的年份,称为“乾隆元年″,而他退位后,儿子继续当皇帝的这一年称之为“嘉靖四十五年″,又过了三年才去世.此后,他的孙子康熙帝开始执政,他为了表示自己的正统地位,便又把这一年改称为“康熙六年″,以此表明自己是乾隆皇帝的祖父.就这样,自乾隆登基起,大清国就开始用新的纪元了。这样,从嘉庆年间以后的每一次逢“壬辰”都是两春并出。 而现代公历中的一年比农历短约十天.如果仍按农历推算,就会有一年的节气错乱.所以在现在的公历中,每四百年左右会出现一个闰年. 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古代的历法和今天的公历虽然都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为一周期,但是由于古代的计算方法与现代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上述现象.同时,这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力量.

岳莲可岳莲可优质答主

天干地支中的“甲子”是阳历1984年的第一个月第一天至第三个十天;而第二个甲子为十一月三十日。 至于你的那个年份的五行属性我不是很清楚,所以不能给予你答案了。但是如果你要知道是什么属性的话可以直接用电脑查询,或者手机下载一个软件。推荐《周易》APP这个软件有免费版本的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