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在五行中属什么?

樊屁樊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根据古籍记载,古代人认为“水”是万物起源的源头之一(还有“气”、“阴阳”等);因此将自然界中的水和人类生活用水按照来源划分为不同属性。那么这些水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下面先看一下古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尚书·禹贡》记载了古人关于自然界的划分方法如下: 【黑水】:今黑龙江水系及乌苏里江和松花江大部分流域;

【赤水】:古义为赤色的水,大致指黄河上游支流湟水;或泛指长江中游及其支流汉江; 【江汉】:大体包括汉水和长江中游及其众多支流; 【白泉】:即今甘肃酒泉;

【泾渭】:指渭河和泾河; 【伊洛」:指我国东部平原地区著名的河流,由北向南分别是伊河,洛河。 《管子-地员篇》对自然界的划分如下:【川】水;【泽】湖泊沼泽;【隰」低湿之地;【泉」泉水;【渎」沟渠; 根据这两段史料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于自然水的分类有两个标准。一是根据水的颜色进行区分。二是根据水的流动性来区分。这两个标准的出发点都是建立在“水”的性质上的——也就是水性所决定的特征。

一.水之流动性与五行属性之间的关系: 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尚书》中记载了当时的学者们通过“观物取象”的方法将自然界的事物与其所拥有的性质一一对应起来。其中就包括“水”和“金木火土”之间对应的五行属性关系,如: 【金生水】指的是金属溶解于水中后变成液体状态;也就是说水的流动性是由金属的特性决定的;所以属于“金”性。

【水生木】指的是水分滋养树木使其成长;换句话说就是当水分充足时植物才能茁壮成长。而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土壤中含有大量沙砾等颗粒状物质,而这些颗粒状的物质又是由矿物质构成的。于是人们就将这两种元素联系起来了——由于矿物质能够滋养土壤使之成为养分被植物吸收,所以矿物质也具有“水”的性质。这也就是“木克土”的原因所在! 二.水之颜色与水之流动性的关系: 上文提到古代人将自然的“水”分为四种类型——“黑”“黄」「青「白";而根据它们的形态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流动的,另一种是不动的。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看古人是如何给五种基本颜色命名的吧~ 黑色:代表黑暗、阴沉之气;

黄色:大地之色;

青色:代表着生机盎然的景象;

白色:雪白的肌肤或者冰雪覆盖的大地都属于白色;

红色∶鲜血的颜色或者喜庆的氛围也是红色的象征意义! 所以从古人对颜色的描述来看,五种颜色并没有体现出任何五行属性之间的内在关联信息。 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一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或者说它所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

1.黒—黑暗、寒冷、肃杀

2.黄―土、收获的季节(秋天)

3.青-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4.白-纯洁无瑕

5.红——象征着热烈奔放的生命力! 三.根据以上两个标准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 在古代社会人们对水属性的认识是基于上述两个方面基础之上的:一方面是根据水本身的特性来判断它的五行归属;另一方面则是利用颜色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每种水质所属的五行属性。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