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五行要顺序吗?
这个问题很有趣,也很普遍。 首先,我们自然知道名字是个代号,这个代号是与人交往的载体,因此有一个合适的代称很重要。然而,这并不代表着名字的作用就仅此而已了。
《礼记·檀弓下》有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 这就是说,古人一开始埋葬死者的时候,是没有墓碑的,连个标记都不留,让死亡归于大地。而后来发明了棺椁,也就是说棺材外面有套棺,在木制结构上面刻画花纹、雕刻图案,甚至涂上颜色,这是很费功夫的。那么,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庄子·天下》中有一段话给出了答案: 《庄子·天下》这篇短短的文章里提到了“棺椁”的地方还有一处,都是说“施及三代”,可见这种风气是从夏商周三代的末年开始有的。
到了汉代,人们已经习惯了在棺椁上花心思,而且不是一般人能够享用得起的。东汉王逸在解释屈原《九章·哀郢》中的“登大别兮山陵,载寝庙兮秋螽,哀莫并兮伤我魂”一句时说道: “古者尸必在寝庙之中。……故《传》曰:‘葬埋小敛于堂,大敛于室’也。……楚人缅怀先祖,悼伤灵柩,必在寝庙之中,以安其神。今别矣,无缘复得至乎墓所;悲矣,徒见丘陇之上,瘗坎之内,寝庙之宇,杳然不见。”(《楚辞章句》) 可见从夏商周到汉代,人们不但在墓地里大兴土木,而且在安葬的同时还要把供奉先人的地方一并建好。如此劳师动众的原因就是为了给逝者一个“家”的感觉,让他们灵魂有所归依。
既然坟墓有了,名字也就有了归属,就如同活着有人间居所一样,死了也有阴间的住宅。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名字带有“五行属性”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因为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五行”,就连死亡也是归宿五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