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平衡原理?

蓬海天蓬海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何为五行的相生相克 所谓“生”,有滋生、生长之义;所谓克,有克制、斗争之义。五行之间关系概括为“生我者为父母”(即我所生的为我母)和“我生者为子孙”(即我之所生者为我子)两种关系。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正常的情况下,五行是有规律的循环相生或相克。如果这种规律遭到了破坏,便会产生疾病。

2.五脏之间的关系 “心”与“肝”的关系称为“子母关系”。即母子关系。心脏属火,肝脏属木,而木生火,因此肝脏是心的母亲。当心有病时肝气亦会失调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等肝火旺盛的表现。“肺”与“脾”的关系叫做“土生金”。因脾能产生气血,供给肺气。脾虚则气不足,肺失所养,就会出现面色苍白无华以及呼吸功能减弱等症状。“肾”与“脾”的关系叫作“水火既济”。脾属土,肾属水,心火及下温暖肾水,使肾不寒,肾气又可资助脾胃的运化功能,所以说“肾为胃关”。由于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五脏”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它们相互影响,彼此制约,从而维持着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这种协调关系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疾病。

3.五脏失衡的原因 五脏之中任何一脏发生偏盛或偏衰均可引起疾病的产生。若其病发生在心,称之为心病;若其病发生在肝,称之为肝病……如此等等。

4.中医根据五脏之间的关系,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了一个治疗原则——治未病。它是指在没有发病之前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已发之后尽早采取措施以防止病情的加重和传变;即使病已痊愈也要防止其再次复发。所以《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邪祛正安,病退身健。”这即是治未病的实质所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