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字五行属什么?

于惠宣于惠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康熙字典》的解释是:

【丑集上】【口字部】董【唐韵】都勇切【集韵】【正韵】邓勇切,音动。【说文】主也。从厶象手之形。董,督也。董,主也。一曰宰事者也。徐鍇曰:‘俗以董爲冢中人之總称,誤矣。’【释名】董,动也,动相督责于人也。又【玉篇】董,理也。【书·大禹谟】宅心章董。孔传:居止在心为董,言当明察其理也。

【前汉·文帝纪赞】董仲舒使君相胶西,道病卒。师古曰:董,职也。董有督率之意,故爲职爾。【註】臣瓚曰:董,主也,主理其事。師古曰:按董与董同,非谓主也。 【礼·曲礼】司仪掌六仪之祀行禮,掌十官之董守朝典。注:董,读若動。 【周礼·地官·大行人】邦侯之属,岁聘於天子,春秋一朝曰會,再朝一見曰董。

2. 现代汉语解释:

(1)监督;管理。如:董司(主管);董度(管理并规范;主持)。

(2)督察;督导。如:东督(清朝官名);董督(督察,管理。亦用以自指);董守(督察,掌管);董兵(督察兵事;统兵) ;董成(督成;督察完成);董理(督察治理);董正(督察纠正,整顿)。

(3)掌管;主持。如:董摄(主持;治理);董会(主事之官。亦借指办事机构或办事人员)。

(4)主持祭祀之人 如:太祝、太常;祠祭;董牲(古代天子、诸侯等举行祭祀时,陈设牺牲);董牺(主持祭祀之事的人);董牲(古代君王祭祀用牛羊豕三牲,因此称主持其事者为“董牲”)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