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起名原理?

步沛慧步沛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名字”是“名”和“字”的合称,“名”是指一个人的称谓;而“字”通常是为了在人际交往中用以表示称呼,所以古人有"名为志,字为行"的说法. 如:屈原姓屈名平,字原(原,本源);又如:诸葛亮字孔明,孟获的字为朱雀(小说家言).因此,古人的名和字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性,"以义相属"或"互为表里",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谓的"寓含深意""一语双关"了! 而古代人为了体现其独特的个性特征、社会地位以及家族辈分,往往会有"名"、"字"、"号"之分. 在古代社会,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后就有了自己的"名号";女子则满十五岁行笄礼后即有了各自的称谓,一般称之为"名". "姓名"与"字号"合称为"名号",其中,"名"又称"本名";而"表字"则是成年男女在"取名"之后所取的第二个称谓. 《礼记·檀弓上》有云:"幼名,冠字.幼而取名,冠而加字"(周成王即位时,因年纪幼小,故未冠,于是众臣建议给他起一个名号来代替原来的名字);《公羊传》云:"幼名,冠字也.君命召,弗敢辞;辟君命也.名誉,人之所当有;舍而受命,是以君命为重也."由此可知,在古代人的心目中,"命名"乃是一件相当严肃的事!

至于说五行起名,其实就是依照人的生辰八字中的五行的缺失来进行补救而已--这完全是无稽之谈!事实上,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五行之说! 如果要论及五行的起源的话,应该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的宗教崇拜观念,当时的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而后经儒家学者们加以引申和发展才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五行学说:水、火、土、木、金的顺序代表了阴阳(水代表阴、火代表阳)、四象(太阳为火、太阴为水、少阳为木、少阴为金)、四时(春属木,夏属火,秋收金,冬藏水)以及四方(东南西北)! 所以,五行只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它其实并不同于今天我们所讲的科学!而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到的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更多的则被用于古代的占卜、算命等方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