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字五行属什么?
字典中“荏”有4个读音,分别表示: 1、rěn,意思是柔软;软弱。如“荏弱”(柔弱),“荏染”(柔嫩的样子)。另外,“荏”也是“荏苒”的简体形式,表示时间慢慢地过去了的意思。 2、rén,这个读音是“荏”的通用读音,作姓氏时读这个音。 3、rǐng,是指古书上一种似麻的植物的籽实,也叫“荏子”或“白菽”。也指这种植物的籽实制成的粉,叫“粳米”或“白米”。
4、dòng,指的是中国古书中的“动的假借字”,多用于人名。 “荏”字的来源与演变 根据《汉语大字典》的解释,“荏”是一个形声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时期: 从禾,刃省声。表示原意是形容稻子的茎柔软。后来用来泛指一切茎软的植物了。 到了西周金文时期,上面部分由“禾”变为“乃”,下面部分写作: 从刀,刃省声。表示原意是磨刀石,后用来表声音的词根。 金文中上面的“刃”省写成“小竖”,是为了方便书写而做的变形。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上面部分的写法又变回到了“乃”,下面是“刀”和“刃”的合体,并且上面一横变成一短横,下边的一横延长到右边,这是为了适合当时书丹刻石的规范所做的变化。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小篆,把小篆简化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荏”的字形: “荏”的小篆字形是由上边的“乃”和下边的“刀”组成。到了秦汉隶书时期,下边的“刀”演变成了“刂”。 小篆之后是草书,但是草书并不完全按照小篆来写的,所以出现了很多同形同义的草书字体,因此,有些字形看上去很接近,但是其实是不同的字体。比如“才”“冉”“冉”“冄”“釆”“采”“菜“”菜“这几种字体,乍一看都是草书的‘才’,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 楷书把所有的草书形体都规范为固定的字形,于是我们就能看到今天通行使用的所有汉字了。其中”荏“字的楷书中,左边仍然保留了小篆中的“乃”,只不过左边的横笔加长并写成了一撇,以便于书写。同时,右边的“刂”变成了“钅”旁边加一撇。 现代普通话中的”荏“的读音仍然是rěn,在古汉语中,”荏“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rén、d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