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丑五行属什么?
五行,也称“五行为数”、五德、五材;古代中国哲学家用以指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也被用作名词概念使用于中医、历法、天文、术数、风水、命理、相术、占卜及其他玄学类等相关领域。
一、《汉书·礼乐志》中说: “天地间,五行存,阴阳分,从横结,万物群。” 二、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指出: “五行,金木水火土也. 一曰水、 火、 金、 木、 土, 次曰五事、 五刑、 五音、 五色、 五谷、 五味也.... 故五行,犹五事,五声,五色,五味也。” 从这段文字看,许慎是以五种行为来解释五行的含义的,那么五行就是五种事物或行为的代称了。 三、《白虎通·五行》中认为,五行是相生相克的关系: 四、关于五行起源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不过一般认为是来源于远古人类的感性认识。
1973年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了一件铜器铭文,上面记载了武王伐纣时所行路线,其中有一个地名叫做“凡”[2],这个字的形体如下: 这个字的上部像两山相交之形,下部为“又”,学者普遍认为它是一个“凡”字初文的写法。“凡”字的本义是两山相交之处必有一条山谷河流经过,所以用其表示凡邑所在的地方必然有水流之形。而“凡”的上部与甲骨文中祭祀用的“俎”字的字形相近,下部与陶文中表示山的形状的字形相似;另外,“凡”的读音也与“山”类似。因此,有人认为古人看到两座山峰交会处必有山丘,而山丘往往能蓄水,于是便把“凡”当成了水的象形字。
以上材料可以证明,早在商周时期,人们就已经掌握了水的形态以及山川等地理知识,并以此来概括自然界的运行变化规律。这种将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分为五大类并用数字加以表述的方法正是现代所说的五行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