倁五行属什么?

臧晨嘉臧晨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知识”的“知”,甲骨文字形如下: 上面是“矢”(箭头),下面是“口”(说)。合起来就是“告诉别人射中了靶子”的意思——这就是“知”字最早的字形和本义了。 金文中的“知”形如下: 小篆中的“知”变成如下: 楷书书写时省略了箭头和靶子,就变成了现在“知”的字形。但“知道”、“相知”等词中的“知”,金文的字形是这样的: 也就是说,古文字中这个“zhì”是表示“互相认识”的意思;而现在的“zhī”,最早是用“知”表示“知道”之意。

不过,后来人们用“之”表示“到…”、“前往…”的意思时,发现“之”字不够用,于是“知”字便被用来表示“去…(那里)”。这样,“知”就有了“到达”的意思。 《诗经·豳风·东山》中有:“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这句话的意思是“那些新来的嘉宾真让人欢喜啊!那些老熟人又怎么样了?”其中“如之何”的“之”便是“到哪里去”的意思。

同时,“之”字的“到……那里去”还有另一种用法——“之”字前边通常要带表示数量的词语。比如《礼记·檀弓下》中有:“哀公问:‘孰为寿?’孔子对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恐其早终也,二则恐其疾故也。’哀公曰:‘何以知其寿夭?’孔子曰:‘如之何勿知乎?’”这里的“如之何”的“之”也是“去哪里”的意思。 为了区分这种表意重复的用法,古人又在“知”的后面加了一个表示音变的符号,变成了“ㄓㄧ”… 不过,用这个字表示“到…”时的读音与“之”一样,所以后人又把“知”字的这一项义项直接放到“之”里,形成了现在“知道”“相知”等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