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属什么五行?
姓氏起源,可上溯至夏朝。《姓氏考略》载:“夏王相,少康之庶子封于甯氏国。宁,姓也;或作甯。”“宋微宗诏赐进士王宁祖谥号忠惠,以为甯氏始居江西之证。” 《广韵·青》载:“古国名,在鲁。鲁庄公灭之。周有甯子家。” 清《康熙字典》载:“春秋国名。在今山东费县东北四十里。又有宁母城,亦在费县东北。皆鲁地。又姓。” 根据上述文献记载,甯(宁)姓是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名和姓氏的合称。这个诸侯国的疆域包括现今山东省的费县和临沂市的部分地区,后为鲁国所灭,其居民以国名为姓,姓中带有邑字旁,表示该姓来源于封地。战国末期的史书《左传·昭公六年》中有“齐侯伐鲁,盟于讙”的记载,“讙”就是“驩”字,指齐国攻打鲁国并与其订立盟约的地点在现在的山东省费县东北。可见,当时甯(宁)姓的读音与“欢”或“寰”的读音相同,均为huān。 汉代的经学家们发现,《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中有“高岸为谷,深泽为陵”的句子,其中第一个“谷”字应当读gǔ,因为句中的“岸”、“泽”都为名词,且“岸”字一章之内出现了三次,所以第二个“谷”字也当为gǔ,意思是深潭变成了丘陵。
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这些经学家们在注释《诗经》这部典籍时引用了汉代学者王先谦的说法: “‘高岸为谷’之言,非谓今之河、汉二川,乃言山川崩陷,两山之间豁然而成深谷。 ‘深泽为陵’之言,非谓今之水泉坑堑,乃言平原之地忽然隆起成为丘陵。 ……若尔,则晋楚之地南有衡山,北有太行,东有岳夷,西有华山,其间有汾渭涧壑,何妨凿而通之。然则魏绛所谓道济河道者,岂必曰河伯之为我忧耶!” 王先谦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他的这种解释流传后世,一直被采用直到近代。
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差异较大,且现代方言丰富多样,因此研究古代地名必须考虑方言的因素。上面引用的汉代学者的观点就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即认为“高岸为谷”、“深泽为陵”中的“谷”和“陵”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山谷和丘陵,而是特指某些特定区域的山川地貌,这些地方往往离河流不远并且处于中原一带。如果考虑到这种现象,那么“宁”姓的读音与“胡”或“官”的读音相同也就好理解了——这两个读音在古代都是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