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五行属什么影响?

辛春华辛春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踮”字,《说文》里有。 段玉裁注:“凡言足之侧,曰‘蹑’;指其末,曰‘踮’;今俗谓无脚而高耸,亦曰‘踮’。”“踮”的本义就是“走路时,脚后跟不着地”(《尔雅·释器》)。

其实,现代汉语里的“踮起脚跟”、“踮脚尖儿”等结构,古书里也有。如唐李白有诗云“脚尖着处吹箫声”(《春夜宴桃李园序》)。宋苏轼有词云“方才人倚阑干立,恰一足尖点地”(《望江南》)。还有《水浒传》第四十回“两个公人听得,连忙下马,陪着笑,向武松道‘兄长,你自走你的路,我自走我的路,却怎敢拦你’……那两个公人带了行枷,却望前而来”等等。这些例句里的“踮”,都是动词,意思是“用脚尖站立或走路”。

不过,这样的“踮”字,现在似乎已经不用了。所以有人就以为这是个方言词。其实,这是古人根据“踮”字的发音创造的形声字。“掂”字的部首就是“丁”。这种构字方式在今天仍然很常见。比如“参”字,上面是个“人”字头,下面就是个“添”字。再如“仙”字,上面是“人”字头,下面就是“辛”字。这些都是古代的“加注法”造出来的新字。“掂”和“仙”的意思也是由此来的——“掂”的意思是“用手捧东西”,“仙”字即表示“被人捧起来的人”(《汉书·郊祀志上》:“若神仙者。”颜师古注:“凡人得道,上升为天官,神仙也。”)。后来也就有了“拿”的意思。如“掂量”(duang)(注意:这个字是“量”的异体字)。

那么,回到问题来—— 这个“踮”字,《说文》里是有解释的:“跂者也。从足,颠声。”许慎的解释里有一个“趾高”的意思,这显然是从字形引申过来的。但是,他没提到这个“踮”的“步行”之义。这个意义,《尔雅·释器》里就有了:“跂行谓之踮。”也就是说,“踮”的“步行”之义,是先秦古籍里就有记录的。只不过后来渐渐不使用了,所以就成了“方言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