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五行属什么?
“河”字,在《康熙字典》中,解释为: 河,水也,《说文》云:“河源出中国,流注大海,自汉以来,谓之黄河。”又曰:“河水重浊,叫呼之声。”按:此水最浊而声响。然《周礼》谓之渭,盖因其色之污浊矣。又谓之泾,亦以其色甚浊而沙粗且少也。《孟子》赵注及《庄子·秋水篇》,并曰:“泾水一石,五丈而行。”
从上述文字记载的“河”字的含义来看,古人对这条河流的认识是,这条河发源于中国(当时人们以为中原地区任何一条河流都是发源于中国的),最终流入海洋,由于携带了大量的泥沙,所以颜色很浑浊,声音很大,又由于水中所含矿物质较多,所以是有色的,同时因为含沙量大,水流比较缓慢,因此河床比较高,又有一定的坡降,这样水力资源也比较丰富,可以用于灌溉、水运等。
显然,符合这些条件的,就是今天的黄河了。 所以,黄河南下后,进入今江苏北部,与淮河相聚,从而形成地上长河,也就是黄河入海口所在。 而“西”字,《康熙字典》中解释为: 西,《说文》云:“天地所立中央也。”盖西者,自坤位至于乾位皆谓西。又曰:“月令,仲夏行西。”
由此可知,“西”的意思主要是指西方,即现在的新疆以及更远的西方。 “河”对“西”,其实很好理解。黄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一直是从西向东流的。而且古人在认识上有一个习惯,就是以中原为中心,四面八方为西方向,东南西北四大方位也是从上到下排列的,所以称之为“上下四方”中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