渧五行属什么?

赫栀莲赫栀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渧”字念(dī),繁体字写作“”。 《说文》释“渧”为“小水流也。从水,帝声”。即今天的“滴”字。 但古代还有另外的字形,上面是“帝”下面是“水”,作“禘”(音tì),也读“滴”;而现代的“滴”字则是由“禘”字减一画而来。在古代“禘”“渧”同音通用。 因此古代的典籍中“廸”、“嘀”二字也都写作“諦”或“谛”,读dí。《周礼·春官·巾车》有“辇道廻圜,辇路諦迴”,《仪礼·士昏礼》有“御扃,三退,再入室,耳谛授”,《礼记·祭统》有“凡祭司盥,递兴,互降,上下洒禘”。 需要指出的是,“谛”在古文字结构中属于会意字。其下部的“示”字,表示与神有关;其上部的“帝”字,表示与天有关。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把祭祀中的酒洒到天上去。这种风俗今天已经很少见了——除了某些民族还在举行的“瓢浇祭”(把香炉中的香烟泼掉)和“刀割肉”(把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扔进火中)之类奇异习俗之外,一般就是烧纸钱、纸房子了。

此外需要注意的,古代的“渧”字也可以表示眼泪之意。《诗经·邶风·柏舟》有“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其中的“之死矢靡它”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到了死了也不改变”,其中“之”指代的就是眼泪。这时的“渧”字读音为mǐ。 后来这个字又加进了新的解释。明代的《字汇》中就指出,“渧”还可以指“涕洟”之称,也就是鼻涕和眼泪。这时“渧”字多读tī。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