萁五行属什么?
《史记·卷四十二·田敬仲完世家》中有:齐威王之时,稷(即箕)为司徒,天子赐胙曰:“封司徒稷子于邱(即丘)。”至其孙桓公小白立,始称侯伯,史称“齐侯白邑于丘,故又名齐侯丘。” 这段记载中提到的“司徒稷”就是管仲,他的谥号是“敬仲”;而“齐侯小白”即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四任君主齐桓公,他的姓氏是姜姓吕氏,名小白。 “天子赐胙”的“天子”指的是周天子姬旦,“胙”是指祭祀用的食物。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周天子和群臣在宗庙里举行隆重仪式祭祀祖先的时候,让齐国使者管仲领受代表诸侯身份的标志——“胙”,并赏赐给他土地。
由此可知,公元前672年(鲁桓公元年)之前,管仲就已经被周天子认可为诸侯,他的家族也因此成为诸侯国贵族。而这时离他帮助齐国公子纠击败公子小白夺回君位还不到两年! 周礼制规定,诸侯继承爵位时,要得到周王的认可,还要受到礼仪规则的约束——这种规则称为“世礼”。而大臣的封地也要有“世赋”的规定,不得超越这个标准。管仲作为被周王赋予诸侯地位的大臣,他在山东齐国之地获得的封土应该是有定数的。
《左传·昭公九年》中记载了王室卿士尹武公和单穆公与晋景公讨论如何确定分封诸侯的标准: 于是乎有衡之仪。仲尼日:“戎狄之道,不足以礼天子。”曰:“今吾子之礼,则吾子矣。若夫鲁、卫、邾、莒,弟也。”曰:“弟则可,然伯齐庄公首置诸己。”曰:“齐者何?”曰:“太公之封域,广矣。”问:“何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被。”问:“何如?”
这段文字中的“仲尼”就是孔子的字,代指孔子。“夷狄”泛指中原地区的周边少数民族和国家。“弟”通“悌”,指弟弟对哥哥。“膺”是承受的意思。全段大意是说,有了“衡之仪”这样的制度后,有人提出用对待兄弟之国的态度去对待鲁国、卫国和邾国。但孔子不同意,认为这三个国家只是周天子兄弟中的末流,根本不能拿对待兄弟国的态度来对待他们。
经过多次反复辩论,单穆公和尹武公最后承认,用对待兄弟国家的标准去衡量这些国家确实有点过分,所以同意孔子的意见。 我们现在知道,齐桓公即位的时间应该是公元前685年(鲁庄公十四年),而管仲佐齐的时间至少在公元前690—前685年之间(即鲁庄公十七年至二十二年)。这时的管仲已经获得了“邦伯(方伯)”的最高爵位,而且受到周天子的礼遇。
《尚书·尧典》中说舜“厘降二女于妫汭,舜妻尧之二女娥皇、女英,以为妃。”“妫汭”就是妫水边的转弯之处,在今山西省永济市东南三十里的虞乡南边。这里的“二女”就是指尧的女儿婵媛和熙帝,她们正是后来舜的两位夫人。从这段文字来看,尧舜时代的婚姻制度还比较朴素,男女双方可能并不同居,而是各居父家,只有婚礼的时候男方的队伍才前往女家迎娶。
战国时代荀子说:“周公既相天子,治理天下,东面而立,不敢西向。”意思是说周成王时掌管朝政的大臣周公旦,虽说是辅佐幼主,但一切决策都要先禀告周王,然后才能施行,像这样的高官也不敢居相府而视正堂为私宅。那么,作为齐国宰相的管仲,他作为国君的师傅,作为国中第一高贤,又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我们来看一段文献: 公退,管仲御,退入郭门,不见,送之出郭。见,谓襄公曰:“臣之事君也,夙兴夜寐,勤补过阙。”公曰:“然。孤之闻卿,亦如是。”
这段文字出自《左传·僖公五年》,说的是晋献公听说秦穆公的妹妹穆姬嫁给魏国国君的事情,非常生气,就派大夫戎翟带兵攻打魏国,并一直打到魏国都城郊外。晋献公的女儿怀嬴于是进宫劝谏父亲,希望他不要再继续错下去。
怀嬴的话打动了晋献公,于是晋国撤军。这件事传到齐国,管仲听到后马上建议齐襄公派出使者们带着礼物到晋国道歉。晋国方面见到齐国如此有礼,也很激动,很快就恢复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关系。 从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出几个问题:一是管仲确有权臣的模样,就连国君的仪仗他都敢直接驾驭;二是他和齐襄公的关系非常亲密,亲近得像是父子或朋友一般;三是因为他和齐襄公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所以才能有机会劝谏国君改正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