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汉字五行属什么?

华逸青华逸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怡字,《说文》中解释为和悦。而《汉语大字典》中则认为怡字的本义是喜乐,愉快。由此二字来看,其字形相近易混淆,但意义完全不同。因此“怡”字在作为姓时应该从《汉语大字典》的释义为准。 怡字最早见于金文,形声字,其形符为“忄”(心),表示与情绪有关;其声符为“台”,读tái时,指高平的土山,也指登台,即现在的“台阶”——这还是它本来的声音吗?现在它的读音是yí——这个读音来源于它的形声字初文“台”的读音。 由上古至中古音韵系统来看,“台”字一直读作 yé,因此“怡”字在古代也应读yé。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什么现代汉语里“怡”字读yí呢?

原来,随着文字系统的不断发展,许多形声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台”的形体在秦篆中已经发生了变化。到小篆阶段,“台”的字形已经变成了上面一个“高”字,下面一个“土”字了。而汉代隶书盛行后,“台”的字形进一步简化,变成了今天的“台”字形。但是,由于古文字中“台”的字形变化不是很大,所以后代的文字学书籍往往错误地承袭了古文字的写法。比如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台”字就写作上图所示样子。而清代的《康熙字典》等,更是错误地将汉代以后的“台”的隶变字形当成了古文字中的“台”字。于是“怡”(yé)字在古今中外的诸多文字书刊中都错写成图一这样。

到了近代,人们才发现这种错误的源头在于将汉代隶书误认成了古文字的结构,于是开始正名——把“台”字复原,同时把跟它结构的字,如“怡”“诒”“贻”“贻”等等都纠正过来。但是,这样的错误已经流传下来并印入了现在的各种电子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被广泛地应用在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中,让我们现在只有重新输入正确的字形才能获取正确的信息啦! 对了,还有一个小花絮。

在1957年的《辞海》中,“怡”字还注有读音yí,而且给出了英文翻译“to please”。但是在后来的修订版中,这个读音和释义都被删去了,只留下了yì一个读音。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这部词典刚问世的时候,我国的拼音字母尚处于摸索阶段,而“yi(二声)”是个比较特殊的发音,它对应的字母是y,然而这个词条的页码却在第二页,可见这个词条的出现时间应该是比较晚的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