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城市的五行?

融鑫凡融鑫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声明一点,本人不是学地理的,所以回答这个问题有些底气不足。 但我确实一直对“五行”这个概念很感兴趣(也许因为《山海经》看的比较多),也做过一些简单的研究,这里发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 “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但这里的“五行”显然不是指五种物质:后世的学者已经证明,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代表的是五种行为(或能力)。如,《周礼》:“以五行序其官:一曰水,二曰火,三日木,四曰金,五曰土……五行,各与其方,以相其官。”又如《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所记“季平子问于仲尼曰:‘今兹国谓我何疾?’对曰:‘丘得之矣,若易简,必得;若礼乐,必得。’” 这实际上是一种相当精确的评价体系的模型化。

虽然后来有很多人批评这种体系(主要是儒家),认为它的适用范围远远不如后世想象的那么大,甚至有人质疑它是否来自外来文化等等。但我们如果抛开这些成见,就会发现,从原始社会后期开始,社会经济的构成越来越复杂,部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比较抽象而又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的确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部落的首领带着他的手下们出去打猎,他们遇到了另一个部落的人,对方非常礼貌地询问他们打到了什么野兽,首领回答说“我们得到了两只羊,一匹骏马,两条鱼……”这时对方可能会说“真可惜,我们这里水草茂盛,你们应该多抓些鱼……”于是当天他们就把首领记为一水(部)之人了。

当然,这样的例子只是说明“五行”这种评价体系有一定的道理而已。并不能证明它就是正确的或者就是来源于中原地区。比如我在网上看到有南方的朋友说他们的祖先是“土行孙”(不知道为什么是土行孙)。可见“五行”中的“水土”可能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评价维度,而它们分别找到了自己相对应的代表——北方和南方。至于其他的三行,应该是一直被中原地区的部落所垄断。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对“五行”城市评价体系的设想:它可以分为天(南)地(北)人(中)三行,每一行再划分出两个小行。

比如: 土行:中心土 天地人三行的中心各占一方,共为四方。此外再加上的东(木)西(金)两方,合为六方。然后,把我国古代著名都城按方位排列,再加以评价(分数制,10分制)就可以了。(附:北京在西北,西安在东北,杭州在东南。)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