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是五行缺什么?

红怡涛红怡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尧舜禹时代,“金”还未作为五德终始中的正德出现(商周时才开始盛行)。所以当时的人应该没有“金命”一说。 夏商周的帝王们被称为“后”,比如后羿、后稷等。战国以后开始被称为“帝”或者“天子”。秦统一天下后,规定皇帝为至尊,其余皇族为王,而“帝”则用来称呼天地——《史记·封禅书》中说汉文帝担心郊祀后“天子”的称号不足以称显天地之功,故改“帝”号而称“天子”。

汉武帝时期建立了祭祀天地的常典制度,所谓“郊祀天地”之礼。后来司马迁作史时,为了表示对天地之尊的敬重,将“帝”字加粗书写于篇首之处。可见此时的“帝”已经与五行中的“土”联系在了一起——因为中央属土,而万物莫不被承载于大地之上。 所以夏商周三代的国君无论名字中是否有“文”,都是属于火的,比如夏桀、殷纣王和周厉王;而战国时代的各国国君名字里带“武”“平”的多为土德,如秦孝公、楚怀王和赵武灵王等等,秦一统天下后,二世胡亥即位,“去‘帝’号,称‘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

汉代继承了秦的统治,光武帝刘秀认为“炎汉承秦火余烈,海内烦扰,盗贼纵横”,所以以“火正祝融”为尊,自称为“赤伏符命”(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后来的东汉、魏晋南北朝也多为延续汉代“火正说”,曹魏的正朔为“黄初”,意在继承黄帝正位,晋代的祭祀天地时也用了夏商周的旧典。南朝宋齐不立年号,用“建元”代指。隋文帝建立隋朝之初,认为自己是“西伯重兴”,所以定自己为木德,木生火,因此又称“炎汉”“大汉”;唐太宗认为自己“受命惟新”,定自己为金德,故而称“大唐”“中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