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音五行怎么查?

汪世泉汪世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让我慢慢道来…… 先说结论: 六十甲子对应五个纳音五行。 每个八字都有纳音五行; 同一个月出生的八字,其纳音五行必定相同。 但具体是什么五行,还要看其他干支组合。

再来说原因: 在古代,人们根据木材的干湿、枯荣划分木的阴阳属性。阴木是指干生之木(未润),阳木是指湿生之木(未荣),见《渊海子平》。其实这就是区分不同五行的依据——金生水,水生木,所以金多的人性情刚硬如同刚出山的树木;而水多的人,则性格柔和如湿地生长的树木。 这种以土定义中气的方法被后世人发展为“天干纳音”学说,即以甲午乙未为沙中金,丙寅丁卯为炉中火,戊辰己巳为大林木等等。但古人并没有简单地按照“天干”来定义纳音,他们还结合地支进行了深入分析,即以壬癸水为阴阳之分界,把子丑作为“阴土”,把辰戌丑未作为一个整体看做“阳土”,又因为金生于巳,旺于酉,死于亥,所以又把申酉作为金,而把亥子作为水。这样,每一个字都有了一对对应的五行——火土金水木。

现在来看,每一个时辰共有八个字,这八个字的五行就有了四组,每组两个,刚好一对。 但这仅仅解决了“何谓五行”的问题,还无法解决“何谓纳音”的问题。古书对此语焉不详,后学更是莫衷一是,于是就有了一种“六十甲子五行排列规律”——甲午乙未沙中金,丙申丁酉山下火,戊戌己巳大林木……“这是从唐代李虚中所著的《渊海子平》中得出,其实书中并无这样的表述。更确切地说,这本书只是总结了“年命纳音”,至于“日干纳音”该如何排布,书中并未涉及。

现代学者认为,《渊海子平》中的观点存在矛盾,因为如果按照书中的说法,那么每一年都只有十二个天干,哪来六十个甲子?所以这本书提到的“纳音”应该属于“年命纳音”。同时,他们又提出了另一个观点——“阴阳五行说”。他们认为,五行之中既包含阴干和阳干,也包含阴支和阳支,每一对干支各属其一。据此,他们将每一个小时分为阴阳二时,每一时包含六个干支,这样就把整个一天分为了三百六十个小格,而每一个小格均包含五行,因此也就有了一句名言——“万事万物皆在五行中。” 这样,问题就解决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