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的五行属什么?

李鹃娟李鹃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来源于《黄帝内经》,其中指出:“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这里的五行是指五种物质属性,即木、火、土、金、水,并且把它们归类为五运,用天干标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用地支标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都有相互滋生关系;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那么,为什么中医会用五行来比喻季节呢?原因是古人观察大自然发现,每个季节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现象:春温,夏热,秋凉,冬冷。而且四季变化有序,不可逾越。因此就用自然界中的木火土金水来象征它们,分别表示生长、旺盛、收藏、寂静。并用地支描述它们的位置,以干支纪年。如今年辛丑,就是金树进入北方冬季的意思。

同样道理,古人在养生中也注意顺应五行规律。他们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位于中间,只有阴阳平衡,身体健康才可得 到保障。而要保持阴阳平衡,就必须遵循五行相生相克规律。因为五行之中的每一行都具有相生相克关系,有克则生中有抑制,生则有发展中。如果失去这种平衡,要么亢极而上,导致疾病发生,要么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最终也会造成疾病发生。所以中医学在养生保健实践中非常强调保持阴阳平衡,做到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 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这正是: 阴阳平衡体健安,五行相生勿贪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