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五行是什么颜色?
“派”字,从水,从平声,可通“湃”。《诗经·邶风·匏有苦叶》有“济盈不濡岸,渚有蒲焉”;《小雅·白华》有“白华菅兮,白茅束兮。之子之远,俾我独兮”;《周颂·丰年》有“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可见上古的“派”与“沛”“浦”“埔”“濞”等字同音同义、通用。《荀子·劝学》中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此处的“螾”即“蚯蚓”。杨倞注云:“螾,一名螾虫。”清人崔述在《洙泗考信录》卷六中对此予以证明:“今本作‘螾’者,误字形相近而改。……然则此章‘螾’字,他处皆写作‘螘’(蚁)矣……”可见“派”在古代既指“水流激荡”的样子,又表示“泉水喷涌”的意思,还暗示着“说话滔滔不绝”的情状,同时还暗含着“像蚯蚓一样缓慢地爬行”的状态。
现代语言学认为,古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多数是由两个字重叠而成,且前后二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由“派”所构成的这种叠词应是表达不同含义的。其中,前一字表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亦称“施事”;后一字是动作行为所达到的地点或者过程的结果,又称“受事”。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便可以根据不同的词义范围给“派”字重新排序并加以标注: 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中的“若冰”“若处子”进行解释性标注了:神人的皮肤光滑得像冰一样清凉,肌肉细腻紧致如同未经人事的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