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元字属什么?

扶文保扶文保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元”字的五行属性,历代观点不一。如《五行大义》以元为土;《五音集韵》则以元为木。但多数古代文献及现代学者认为,元字属水 。原因如下:

1、从字形看,元字的偏旁“圭”,古代称“端璋”或“瑞玉”,即上端的玉石。古人造字时,上端常代表天,下端代表地。元字这种书写形式,说明这是表示天地之间(指天下)的意思。《尚书·舜典》中有“在璿玑玉衡”一句话,这里的“琁玑”就是天体中的行星。又如《周礼·考工记》“凡铸金之鼎”中的“鼎”字,古时写作“𡚥”,下边象形为铸造的鼎状容器,上面就代表天。所以,“璇玑”“鼎”字,古人都读xián jī 。 又因为《说文》中“元”字下部“宀”的本义是“室”,而上部“二”则意为“首”,合起来正好表示房屋顶端之意。所以,“元”字也读作xián。

2、从字源上看,“元”字这个结构是最稳定的,一直延续到现在没有变化过。而许多文字,特别是形声字,在最初创造的时候,声旁和形旁往往会有简单的变形,以便符合发音和笔划的要求。比如“音”字,甲骨文像举着两根手指头比画发出声音的样子,“言”字的甲骨文则是口吐舌头发声的象形。 “元”字最早出现在商代甲骨文中,像两只手托起一个方形物体,其上的两个短竖代表上方的两个角,下面象征地面,整个字形会意表示“开始”。后来,“元”字在周代铭文中的形状变成像双手捧着一块玉。再后来的秦篆、汉隶直至现在的汉字字体,“元”字一直沿袭了这一形体变化。 需要指出的是,“元”字的读音也从xián,变成了yuán。这主要是因为上古时期,“元”通“原”(见《庄子·秋水篇》“原泉混混”注),“原”字古音为juān,于是“元”字也读ju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原”字被借用来表示“水源”的意思(今“源”字正是从“原”字借过来的),读音变为yuán。这样,原来的形声字“元”,也不得不随之改变读音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