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属五行属什么?
这个“孝”字,五行属性为木。 可能很多精通《周易》的朋友会认为这个名字的五行属火,但是实际上这个字的五行属性应该属于木。原因如下: 大家仔细看上面这个“孝”的字形结构,上边是个“老”字,下边的“子”上有一横,这个一横的作用就是用来平衡上面的“老”结构的。因为“老”是阴气盛大的结构,下面加一横,就变成阴阳均衡的结构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这个“孝”的五行属性就应该是木。而不是火。
我讲这个例子并不是想证明我的姓名学理论有多高明,而是想证明古人造字是很讲究的,这些文字上的讲究很多时候都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启示和教益。 很多朋友在起名字的时候往往只关注到姓氏五行,而忽视了名字整体五行的搭配。其实,我们起的名字应该尽量让名字整体五行流通、和谐。
比如姓李的孩子起名时,最忌名字中带有“水、子”等偏旁部首,因为这些偏旁部首属于阳水,而李家孩子最怕的就是水多。如果起名用字带这些偏旁,就相当于给孩子命中浇了一盆冷水。
孝字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善事父母,属于五行为火。第二个意思是指善事父母者。“孝”,甲骨文写作“考”字,金文“孝”字从“考(寿考也),从子”,会意表示侍奉老人。《说文解字》曰:“孝,从老丂省。”丂,甲骨文字形是子跪着的样子,即子的省形。合体表示孝顺父母。所以孝字的本义指善事父母。
第二个意思,“孝”在《尧典》、《皋陶谟》中多次出现,如《史记·五帝本记》:“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臣忠、君惠、朋友有信,八者,五帝之道也。”这里的孝指孝顺父母的人,即孝子。如孝子闵损(字子骞)为春秋时人,是孔子的弟子;孝子黄香为东汉时人,他温席、扇枕的故事流传至今,被世人称为天下无双的孝子。
在汉代出现了很多有关“孝”的字眼,如所选《陈敏碑阴》、《史晨碑》,都是汉代所刻。其上碑文记“孝子”、“孝男”、“孝妇”、“孝孙”、“孝曾孙”、“孝玄孙”、“孝重孙”就有数十位之多,可见提倡孝顺之风已达到了最盛。东汉还立有《孝子颂》碑、《孝子周审碑》等,也是孝字用作人名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