熤五行属什么以及含义?
“熤”字,是一个多音字,读作yì、zhǐ。可引申为“照耀”“火光”“光彩亮丽”等意思;读作zhǐ时,与“纸”谐音,意为“纸张”“书简”等。 《康熙字典》中这样解释“熤”:【集韵】之履切,音芷。《玉篇》煇熾也。又《集韵》直履切,音志。义同。
现代词典中解释“熤”字,主要引用《康熙字典》中这两个读音和释义。
我在网上搜索“熤”字的相关资料时,看到有人称这个字属于生僻字,因为不太常见的原因被简化成“纸”字。我不是很认可这种说法,因为我们日常书写的“纸”字,繁体字爲“紙”,而“紙”字早在隋唐时期就被广泛使用了[1]。因此我认为这种说法只是“熤”字不常见而导致误认的说法而已。
《现代汉语词典》中“熤”字的两个读音yì 和zhǐ,分别写出了三个意义项: 第一个是“火光”的意思,如“炬燄如火把一般,揮熠瀟灑。”第二个意思是“光耀”“鲜明”,如“輝熠的陽傘下,是一輛極其華麗的轎子。”第三个意思是指“古書中稱用作信件的紙”,特指“寫在紙上的字”,这跟“紙”字的含义相仿。
“熤”作为形聲字,从火,執声,本義就是“火光”或“光榮明亮”之意,所以前两个意思都可以理解为“輝熠”,表示光明之意。第一個意思是“火光”,第二個意思是光芒、耀眼。
第三个意思是指“古书上称作书信的纸”,这跟“紙”字的本義相近,但是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紙”不代指造纸工序中的紙浆,而是专指用來寫信的紙。
《說文解字·紙部》:“紙,紙札也。從彡,持之以祀神。”段玉裁注曰:“今人祭祀神只用紙札矣,古用帛為祭品者猶存。”可见古人祭祀是用絲織品做祭品的,现在改用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