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恘在五行属什么?

凌国娣凌国娣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貔貅(píxiū)并非佛教的吉祥物,而且和佛教也没有任何关系。 它是中国的传统吉祥兽。

《礼记·玉藻》中记载了古代皇帝穿着“黼黻”(fǔ fú)之衣裳去祭祀,其中“黻”就是青黑色直条纹图案的祭服。这个“黻”字后来就被误认为指代的形象图,也就是今天的“貔貅”。但是,这里的“黻”指的是“衣”不是“饰”。 而我们现在所见的“狻猊”“赑屃”“椒图”“狴犴”等,都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或之二、三……,这些动物最早出现在明代陆容的《菽园杂记》中,书中明确记载了这九个龙子是民间流传的说法,而且“狻猊”“赑屃”等字也是明人编造的。

所以,后来的学者们为了表示学术上的严谨,就开始对这些“龙子”进行考证。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古人根据所见到的野兽或雕塑的形象进行想象然后描绘出来的图腾形象,并且与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么为什么这些文字都出现了“豸”旁呢?因为古人把“豸”当作某些兽类的统称,比如“虎踞龙盘”中的“豸”就泛指野兽。而有些“豸”旁的文字,现在已不能确定含义,比如“貔貅”的“貅”,就是其中的代表。

从以上分析来看,“貔貅”应该是一个合成词,而且表达的意思是“两个貔”(貅)的意思。 而“貔”的意思比较确切,就是“辟邪”。《礼记·檀弓下》中有“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大夫祭五祀”的句子,注云“五祀,门神,户神,祭先王先妣。”孙钦善先生认为这里“五祀”中的二祀就是“门神”“户神”,即《汉书》所谓的“郊祭五祀”——祝融、后土、海神、社神、灶神。而“四渎(d ú )之神”中的河神、洛神、淮神、海神的名称来源也与此有关[1]72-73.

我们大致可以推测出“貔貅”的原意是指一种凶恶的神兽。 关于它的形状,晋代葛洪的《西京杂记》中有描述:“赤麒麟脚如麟,有鳞甲,多火光。”“今太庙寝殿赤麒麟一角,五色鲜明,光彩耀目。其角文如‘之’字,里脊及腹皆白。”这种赤色独角、似麒麟的动物应该就是“貔貅”的原形.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