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五行属什么意思?

夔哲伟夔哲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竹”字在字典里只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中国东南部的竹子;二是指一种编筐编篓的竹子。然而“竹”的字形演变却表明它还有第三个含义——指一种古代管乐器。这种乐器的形状像一根圆棍,上面有一撮长长的尾巴,可以来回拉动,使里面的簧片振动发出声音来。现代的笛子,是从古代的竹简发展过来的。 《诗经》里有不少关于“竹”的歌咏,如《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用优美的诗句歌颂那位贤德之士就像翠绿的竹林一样清雅出众。战国时期的楚辞也有有关“竹”的诗句,如屈原《离骚》中就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然兮,夫何忧愁之至斯。”“纫秋兰以为佩兮,搴芙蓉以为裳;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用荷、芷(白芷)、兰、菊等香草和“竹”一起装饰自己的衣服、佩戴在身边以表示高洁,是古人在诗歌里寄托美好情操的一种方式。

汉朝以后,文人墨客对“竹”情有独钟。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新栽竹》里写道:“宜烟宜雨又宜风,窈窕青绡色未工……持此孤直意,远寄江湖中。”用竹来象征自己坚守的立场和高标逸韵。宋代苏轼的《於潜寓居四咏·竹》中也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心闲偶自醉,杖屦时一归。”描写与竹相伴,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而元代杨维祯的《竹枝词》则是借对“竹”的赞叹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南园梅子熟,红萼绽琼花;剪得灯花醉,弹愁入鬓纱。东窗人易觉,露湿碧梧梢;夜静鸣蛩切,香罗复薄绡。”

“竹”在古代文人笔下已经远远超出了植物学的范畴,而是成为一种象征、一个意象,用来传达某种情思、承载某种理想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