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属的五行为什么?

国久勇国久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学说中,“行”字的意思是指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的运行。只要搞清楚这五种物质在自然界是怎么运行的,也就明白了五行学说的意思了。 《尚书·洪范》中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里的五行与今之五行不一样,是古代的五行相胜负说。古人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可以归结为五类,每一类由一种实体代表,即:土胜(后)水、木胜土、金胜木,火克金,土克水(详见《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这是古代五行学说的核心。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木、火、土、金、水的运行状况。

水向低处流动,土和水在一起形成土壤,其中木在其中可以生长,所以有“土生木”“水木相生”的说法;木经过燃烧,剩下的是水和木炭,木炭又被用来产生热量,这就是“火上加热”“火生土”的原理;当土里含有水分,而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时候,就可以种植庄稼,这时就有“土生金”“金生水”的说法;当植物吸收营养开始生长时,需要水来滋润它,当它被火焚烧时可以转化为空气中的元素,这时就有“木生火”“火生土”的说法。总之,这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过程,万物都是在这种循环的基础上发展繁衍的。

古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以此作为建立五行学说的基础。如《论语·子罕》中记载孔子说的话:“吾何恶乎水?好乎木。”意思就是:我怎么恨水呢?我怎么爱木呢?这其实就是发现了五行相胜负的现象。

到了战国时代,五行学说被引入了哲学领域,出现了五行相生的观点。《吕氏春秋·孟春纪》中说:“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畜豕……其数八……其臭朽……”这是从木、火、土、金、水五种物体出发,推演出整个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

随着五行学说在哲学领域的确立,各种学科都开始用这个理论来解释问题。中医更是把五行运用到医学临床实践中,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来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归纳病人的临床症状,从而给病人开出正确的中医方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