卉在五行中属于什么?

包有胜包有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汉书·地理志》中说“元始中,天下一统,建章立户”(这里的“章”就是“姓”的初文);《晋书·宣帝纪论》中说:“黄帝以土德王,其佐力牧曰大章。” 也就是说,姓氏最初是与帝王统治相统一的。作为姓氏的一部分,地名所承载的意义也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邑”(或称“国”)本指城市,但它往往是作为郡府治所的地名而存在的。《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齐国大夫说:“遂城之,道济泽水,无日不沉。”这“城之”的“之城”就是建造城市;这“无日不沉”的“之”就是后来的“邑”字。建造城市是为了加强统治。

汉代刘熙《释名.释州国》中提到“凡郡县之所治,皆谓之邑”;唐代封演在《封氏闻见记》中也有“古之天下分而为诸侯。故曰‘邑’,今之国都亦曰‘邑’”的说法。可见,这种用法的“邑”字,所表达的重点在“治所”。 不过,当“邑”用来指一般的小城时,也可以理解为“内”“邦”之意,此时与“邦”字相通。如《诗经·小雅·四牡》中有“薄采其芹,汇焉成蒲。清酤备勺,嘉耦维脯。”朱熹注解说:“此章言公卿有田禄者,宴飨之事。盖天子、诸侯之所同礼也。”这个“薄采”的“邑”,就是乡邑,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城镇。

从“邑”到“镇”再到今天的“乡镇”,这一概念的变化正反映出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由周代诸侯国→秦汉州→隋唐以后县的演变进程。 至于“屯”,原指行军途中临时驻扎的地方。所以它往往带有军事意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屠奚筑亭鄣,屯田卒以卫边;汉武帝为了抗击匈奴,设立了十三部渠,引渭水垦耕作粟;北魏时期在边疆地区设立军屯,用军法来管理屯田民;明代则在全国十三个布政使司设立盐屯,以兵护场,官商贩盐……这些历史事件和记载都在说明一个问题:屯田是一种带有明显军事意义的行政措施,它是封建地主阶级强化集权统治的一种手段。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