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医五行属什么?

却韵安却韵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医学属阴阳五行学说中“阳”的范畴,如《易传》中说:“大哉乾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法于阴阳……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什么是“法于阴阳”呢?就是说学习中医要取法大自然阴阳的变化规律。《礼记 ·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要达到天地阴阳平衡的状态,人体内才能达到阴阳平衡,身体才会健康。反之,则有病了。所以学习中医要努力做到“法于阴阳”、“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1 “天人相应” 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是处于中间的,只有“上下逢源”,才能“阴阳平衡”。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天人相应”。学习中医不仅要懂得阴阳变化规律还要明白人体这个小天地是如何与之相对应的。

1.2 “形乐节志” 《黄帝内经》中不仅指出了“法于阴阳”,还提出了“形乐节志”的思想。所谓“形乐节志”就是用外在的快乐来调节内心的情绪使身心都处于愉悦状态。《灵枢 ·口问》中说:“故曰: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虚实,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2 何为五行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 五行学说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关于宇宙万物的辩证关系。它广泛适用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2.1 五行的相生相克 用现代语言解释五行相克的道理那就是:由于木生火,当木旺盛的时候火就旺盛;因为火生土,当火旺盛的时候土也就旺盛起来了;由于土生金,当土旺盛的时候金也就旺盛起来;由于金水相生,当金旺盛的时候水也就旺盛起来了;因为水木相生,当木旺盛的时候水也就旺盛起来了…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2.2 何为“过犹不及” 其实“五行相生”也是有一个前提条件的,那就是不可过度。因为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五行也是如此。如果过度益火伤土,过度治水克金等,那么一切就乱了套了。这就提醒我们任何事情都不能过于追求,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