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字五行属什么?
1.“奇”的五行属性,在《康熙字典》中是这样说的: 古文字从“大”从“可”会意造字法所造的“奇”字(《甲骨文编》) 金文中“奇”与古文相似,但笔画有增减;小篆的“奇”由金文演变而来,但字形结构有所改变(《说文解字》、《汉印分韵汇编》) 隶书、楷书的“奇”与小篆相比差别不大。 简体字的“奇”是由楷书演变的。 2.根据以上可以知道,在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奇”字的形体是有变化的,但这些变化并没有破坏“奇”字的造字原理和基本结构,所以“奇”字的偏旁仍然是“大”“可”的组合。
3.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两个偏旁都是什么偏旁呢? 在《康熙字典》中关于“大”的字头是这样的: “大”字的部首是“大”本身,在《康熙字典》中是单独列出一页的。 关于“可”这个偏旁的详解如下: 可作为部首在《康熙字典》中的字头是这样的: 从这些分析不难看出,虽然“大”“可”两字作为偏旁的形体发生了变化,但是仍然没有改变他们的五行属性——也就是说“奇”字的五行属性为“土”——这也是大部分词典给出的答案的原因所在了。 但是,如果这样解释的话就会遇到两个疑问:
4.第一,为什么五行学说把土认为是“中正之官”? 第二,“土”不是“杂气”吗? 为什么要把它看作一种好的五行属性呢? 我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解析这个问题:
5.我们常听人说“五行学说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理论表现”,这句话的意思是: 五行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当时对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的探索结果。既然它是人们的认知的结果,那么必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和问题。比如,为什么说木代表东方?是因为木的生长方向是朝东生长的,火代表了南方又是怎么来的?等等,这些问题都说明五行学说是一种近似于实验性的理论总结,而不是完全正确的自然规律。 所以我们在运用五行的知识进行推断的时候不能照搬照套,而是要灵活把握。比如说刚才提到的土的中正之论的问题,我认为就是因为土这种物质能够包容万物,同时又能保持自己的特性而得来的结论吧。这正好符合中庸的思想,也是古人推崇的原因之一吧! 再来说说“土”为杂气和恶气的问题,我想可能是因为土的性质过于中和,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所以才导致这种情况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