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字五行属什么?
“石”字旁,故与石头有关 1、《说文解字》:「砚,石齐也」;段玉裁注:「谓其方正平齐而可研墨耳,非谓其质之齐乎诸石也。……今人以其所出山名之者甚多,或曰端溪,或曰武溪,或曰下潦,或曰峨嵋,皆其类矣。」 所以砚的本义是砚台这种文具。
2、《汉书·地理志》:「鲁地临沂,其俗好学,师旷之流自此出焉。故有墨子、孟轲之文焉。又出墨砚。」 这段引文出自于班固的《汉书·地理志》,意思是鲁国地区的人民喜好学习,从师旷这一代开始,所以有了墨翟和孟子这些人(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还出现了制墨的砚台。
3、《颜氏家训·勉学》:「梁朝皇帝好书画,古今多帖,人人各有所精」;「吾家有一种竹纸,又白又薄,现今世罕见此法」;「古时用墨,多取松煤。」 这段话说明南朝时期的梁武帝十分喜欢书法和绘画,他收集了当时古代有名的字帖,自己也能写得一手好字。同时他也鼓励大家去写毛笔字,在书法方面很有造诣。他还特别喜爱砚台,据说他收藏了很多上等的砚台,其中有来自四川的墨海石砚、安徽的龙尾石砚等。
4、唐李肇《翰林志》:「唐尚书省吏部侍郎下有文思殿御书院,掌供砚及三微砚匣、笔碗等饰,以玉为砚。」 唐朝的时候负责砚台的部门叫做文思院,它隶属于尚书省的吏部。这个机构的工作内容就是制作砚台和用来装砚台的盒子。这些砚台大多是用玉石制成的,而且做工也十分考究精致。此外还有一种叫作笔床的东西,是一种用来放置毛笔的工具。
5、宋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铜砚有四品:曰澄心堂,歙州李端伯所造,以进太宗,至仁宗时复有之;曰端溪,出广东端溪崖穴中,其色紫,其理密,其声莹,其益墨,其四足如刻出,亦绝品也;曰洮河绿石,出甘肃西州洮河中,其色如玉;曰易水,出河北易州山中,其色正青,亦有理可玩。凡古铜砚,皆有铁气,惟端溪无此气;但端溪石性硬涩,磨墨欲透不易,必用紫石英以助之,此李端伯法也;余见一古铜砚,甚奇,其质纯黑,不类端溪,而发墨不减端溪,不知何石也。然铜性热,久则损笔毫而不利墨。」 这篇文献记载了宋代时期常见的几种砚台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关于砚台制作的工艺知识。比如说古人会使用青铜来制作砚台,因为它的材质比较坚硬,但是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对毛笔造成伤害,所以要尽量避免长期使用铜质砚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