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字五行属什么?
《汉字原理解析》之“原” 原、源、塬,三字同源异流,都是指“水本原”的本义。 “原”字的甲骨文写作图1-2中的字形,是“水源”的象形会意字。上面的横线表示水源被截断,中间的竖线为水流所分成的两股支流,下面的三个点表示被拦截的水流形成的三洼积水。金文的字形与甲骨文的字形基本相同(见图3)。从金文开始,这种“水源”的字形就普遍地简化成“泉”的形状了——这是汉字简化和造字的讹误。 篆文的字形作图4.图5所示。小篆将“源”字写成“源”,而“原”还是原来的样子。隶书、楷书沿袭此俗体。
汉字的简化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继承古文字中正确的形体;二是要对同音相通或音近相通的繁复字体加以合并简化。比如“原”与“源”在古汉字中是同一含义的两个不同用字,可以简化为一个“原”字,但不能像今天这样把原来正确的写法简化成另外两个完全不同的字形。这就是对古汉字不合理的简化所造成的恶果。
因此,原字的本义就是“源头”“水源”的意思。如:平原/河源/源泉/高原/原著民/原野/原始森林/原生态/原生动物/原型/原著/原子/原子能/原子核/原配/原形毕露/原形未尝不可大白于天下……这些词都和水的源头有关联。 “原”字引申出“最初的”、“本初的”意思以后,又引申出了“原本”“原因”“原料”“原样”“原理”“原则”“原来”“原有”“原先”“缘由”——等等一系列的含义。 在古代汉语中还有另外一个常用的“原”字,其读音为[yìn](今读yin四声),这个“原”不是“源头”“来源”的原义,而是通假字“因”字的通用,意思是“依循着……”、“按照某种模式生成发展变化”的意思。比如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里的“原”也是通假字,就是“因”。这句成语就是说的:君主好比是舟,平民百姓好比是水啊!老百姓就像水一样能够载着君主的小舟航行,也能够将君主的小舟倾覆。这句话表达了人民的力量无比强大的政治哲学思想。 再比如《左传·庄公十年》中,曹刿问齐国军队能够攻过来不能的原因时所说的话里有一句曰:既克,公问其故。即:战胜之后,鲁庄公问他打败齐军的原因是什么。这里也有一个“原”字,也是通假字“因”。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您既然已经知道了我取胜的原因,那么我也就不再隐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