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五行是什么?
内五行学说最早见于张景岳的《类经图翼》,他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之一身皆阳气所化,阳之放散如日光者曰外;阴之凝结如露气者曰内。”又云:“人身阴阳,惟肾为先天之本,而五脏之气,惟心为君主之官。此二脏含阳气最盛,故曰‘两阳’。”因此他给内五行的标志是“两阳(指心、肾)夹两阴(指肝、脾)”,并把它们与人体的中焦相应,认为“中焦者,阴阳五行之气机枢纽也。此五行之气,以水为主。” 明代高武在《本草纲目·土釜考》中也认为:“盖人之天地,以口为庐舍,以腹为田地……人之丹田,乃人生后天之用,此中之地,正五行之所用也。”可见他在内五行学说方面同样继承了传统的观点。
关于这些观点的出处,张介宾在《类经•阴阳五行类》中说:“此类皆本于《灵兰秘典》。”而《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诸脉之纲纪,诸气之阀门,若鱼之游在水,叶之附于枝。……脾者,土也,治中央,四时皆不能令人病,脏之中有肌肉之囊,囊中有津液之所生。……” 据此可以推断,先秦时代已有这种观点了。后来这一理论被历代医家所继承并发展。
以上是对这一问题的简要历史回顾。现在再来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我在教学生解剖学时曾说:“要认识你未知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去研究你知道的东西,把你已知的和已知之间连接起来,未知也就不再未知。”我想这个道理对于理解中医理论也是一样。要了解什么是内五行,最好办法莫过于先知道什么是色香味形,因为内五行是在色香味形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的记载。这里的饮食当然包括气味滋味等方面的要求。到东汉时期张仲景著《金匮要略》论述食疗时还提到:“所食之物,勿使杂乱,好恶不同,性情各异,肥瘦不同,五脏气性各有不同,况饮食之道,岂能混杂哉!”“夫五味入胃,各归其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这里指出了五味进入体内后是有选择的,即有所喜恶。
汉代王充著《论衡·命义篇》说:“善食气者,阴阳调和,四时平和,颜色润泽,耳目聪明;不善食气者,阴阳偏胜,四时失节,身体虚弱,耳目不聪。”这已经把食气和命运联系起来进行了说明。 金元医学家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指出,人们应“谨察阴阳之理,熟审升降之路……顺天地升降之机,应日月盈亏之序……消则补之,升则降之,寒则热之,湿则燥之。” 这里朱震亨已经明确提出了“消”“升”“寒”“湿”等概念,与后世中医所说的理气、活血、清热、祛湿等治法有了萌芽状态的概念对应关系,为我们认识后世的内五行奠定了基础。
现代很多中医教材中提到内五行,多是张景岳的这一段文字,认为心肾阳气足,形气充足。而把张仲景上述内容置若罔闻,这是很奇怪的。难道金元时期没有内五行吗? 通过以上的介绍可以看出,中医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后人不断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着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因此我们没有必要拘泥于前人所言,而要灵活运用,推陈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