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五行的什么?
《五行大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三”就是阴阳二气的平衡。 这种在阴阳之上再加上一个中介的概念其实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中国的哲学不是从研究自然界开始的(像西方那样),而是从研究人的问题开始的——什么是仁?什么是义?怎样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于是出现了阴阳、正邪、五行这样的概念来类比说明。阴阳是互根的,有阴有阳才叫做阴阳;没有阴没有阳,那就不叫做阴阳了,这叫对称;有了阴阳就可以推演天地万物了,因为阴阳是可分的,这样,一分为二,二分阴阳,就有了八卦,从而有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从而有了推算万事万物的公式。这样的哲学显然更适合作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百姓精神生活的信念。所以被儒家吸收作为其理论基石之一。
《史记·律书》说:“黄帝之序,五声是用,武王之曲,八音克次。”这里的“序”是指乐曲的节奏,这节奏必须是阴阳协调的,否则就乱了。可见古人是很看重这个“三”的。 至于为什么是三而不是四不是二呢?这是由阴阳的特性决定的,《太极图说》云:“一动一静,阳阴之象。”动就是阳气主动的意思,静就是阴气静止的意思。动静相济,阴阳平衡才能维持。